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学选修课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2 09:42
  以通识教育中高职院校文学选修课为视角,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案例,对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发现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旨在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文学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25(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学选修课调查分析


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情况

通识教育,目的,文学,选修课


通过选修文学课,能够达到哪些教育目的。针对这一问题,调查表通过多项选择的设计,大致从提高文学类作品赏读水平,提升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丰富思想情感、陶冶情操,学到更多人文社科知识、营造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等项目进行预测。从各项选择所占据的比例来看,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各项目的选择均衡;二是大家的认同度很高,几乎每一项都达到了60%以上。其中教师预测通过文学选修课的开设,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营造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能达到100%的效果,如图2所示。2.2 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对文学选修课的满意度分析

选修课,文学,老师


对于当前所选的文学课,学生的满意度为80.77%,满意度较高,但不满意及认为一般的也不在少数;而教师对学生在文学选修课上表现的满意度只占35%,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开设选修课的人数偏低,调研结果显示因未开设选修课而不清楚学生上课情况的老师占比55%,如图3所示。这意味着要提升老师们的满意度,首先要让老师们加入文学选修课的上课队伍。教师未开设文学选修课的原因如图4所示。从数据来看,占比75%的老师认为平时工作量太多是造成未能开课的主要原因。其次,有10%的老师认为学校的激励制度不够也是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中国文学选修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J]. 廖红.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27)
[2]高职人文类公选课设置与管理的调研报告——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王少军.  酒城教育. 2017 (03)
[3]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授课特点和教学方法研究——以“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为例[J]. 李道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4]基于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的调查研究[J]. 朱振雷.  职业时空. 2015(06)
[5]高校通识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张英.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6]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现状及对策[J]. 李贞.  航海教育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584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84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