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和合永续——“一根藤”木作技艺审美及造物理念探析

发布时间:2022-01-23 04:30
  浙江天台"一根藤"木作技艺是江南民间建筑装饰木作的典型代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折射出和合文化、吉祥文化、地域文化的杂糅浸润下,晚明至清初江南民间造物技艺在"文人工匠观"影响下的多元审美走向。其作品蕴涵的"制器尚象,致用利人"与"合乎天道"羼杂互融的造物理念,对当下文化传承、手工艺振兴及设计创新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创意灵感。 

【文章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2020,42(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和合永续——“一根藤”木作技艺审美及造物理念探析


图1 台州民居上的“一根藤”石窗及张文郁天台故居中的早期“一根藤”木作遗存

形式,工艺,榫卯,屏风


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一根藤木作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门窗格子,也称槅扇格心;二是家具类构件,如桌椅背板、牙子、千工床花罩、垂带等;三是建筑插角、挂落等。第四类则独立成为装饰摆件,如屏风、壁挂、案头插屏等。从工艺形态的复杂程度来说,“一根藤”又可分为方敲、外弯角、里外弯、软条等。其中,全部由榫卯拼接构成的带有委角(圆角)工艺的一根藤花窗,内外角俱圆,形态柔美精巧,图案抽象而精美,最为费工费时,被视为一根藤工艺的经典,见图2。(一)工艺特征。

图案


(1)抽象几何图案式。鉴于窗格功能结构的限制,几何形态便于造型且视觉效果突出。一根藤的几何式纹样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在沿袭传统工字纹、万字纹、曲尺纹、黻纹、拐子纹等常见锦地纹的基础上,匠人们结合如意纹、百结纹、回纹、绞藤纹等纹样曲美往复的特点,灵活使用弧线、斜线、曲线,融入圆形、方形、八边形、菱形构图,采用轴对称、中心对成、旋转对称的手法,将几何单元形巧妙地融入结构之中,打破了传统窗格程式化的纵横骨法网格,演化出各式极富节奏美和韵律美的、装饰感极强的几何纹样。形成天台一根藤“疏密协调、轻快活泼”的独特面貌,见图4。(2)文字图案式。汉字“观物取象”的造字理念使文字本身具有较强的“图形”意味。一根藤窗格装饰中的文字元素,多为吉言吉字或诗文雅词,如“福、禄、寿、喜、吉”等字。有的严密契合棂条榫卯,通过连笔、简笔等手法结字成纹,线条简约凝练,装饰感强。有的则直接模拟还原了书法的书写形态,或丰厚雍容,或筋骨具备,成为窗格的视觉中心。这些由棂条组接的文字,因需要兼顾字形、结构和画面构图,颇具难度,体现了工匠高超的设计能力。字形简明舒朗,形、意、美兼具,折射出汉字书法艺术与民间艺术相应相生、交相呼应的关系,体现出一根藤技艺“崇文尚雅”的文化底蕴,见图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意象下的诗化符号——基于符号学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特色探究[J]. 郑嫣然,刘雷,斯震.  中国园林. 2018(08)
[2]“纹”以载道:中国古典图案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 李倍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3]文人论艺——晚明时期文人设计思想研究[J]. 任莎莎.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1)
[4]试论明式家具榫卯结构的艺术之美[J]. 孙迟,王合连.  设计. 2016(11)
[5]晚明文人工匠观探析[J]. 彭圣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2)
[6]江南传统民居具象装饰图案的设计模式[J]. 吴丹.  美术大观. 2014(10)
[7]佛教纹饰与中国传统图形的融合性衍变[J]. 韩君.  包装工程. 2011(16)
[8]浙江民居建筑装饰造型传统符号的文化价值[J]. 陈玉发.  艺术教育. 2007(12)
[9]中国传统图案论纲[J]. 邓福星.  美术研究. 1993(04)



本文编号:3603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03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