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基于“修辞情景”理论的罪己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1:40
  本文以劳埃德·比切尔的“修辞情景”为理论基础,围绕“修辞情景”三大关键词,阐述了罪己诏文本与文体的形成原因,罪己诏的接受者及其接受特征,影响罪己诏文本建构的“制约因素”。“事态变化”是罪己诏文本产生的原因,历史上诸多罪己诏的颁布,主要源于自然灾害或者社会管理失和。古代社会这类“事态变化”反复发生,而罪己诏“事态变化”又具有强烈鲜明的特点,它指引着帝王做出罪己这一恰当反应。二者综合作用下,帝王下诏罪己这一政治传统得以沿袭下来,文体也由此形成。“观众”即罪己诏的接受者,包括上天和人间接受者两部分。等级社会中人间接受者分为官员、士人、军队和百姓四种类型。中国古代文化政治制度下,不同接受者对罪己诏的接受呈现出不同特征,这一特点影响了他们的接受反应。罪己诏“制约因素”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罪己诏产生的社会事实及其颁布的政治动机等,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罪己诏的文本表达,造成文本中大量引用辞格的使用,以及文本程式化结构的形成。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罪己诏介绍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写作思路
        一、选题意义:修辞学视角的研究
        二、理论基础:“修辞情景”的定义及三大关键词
        三、写作思路:围绕三大关键词的文本展开
    第四节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修辞情景”三大关键词之“事态变化”:罪己诏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罪己诏文本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罪己诏的文体形成原因
第三章 “修辞情景”三大关键词之“观众”:罪己诏的接受者及接受特征
    第一节 罪己诏的接受者构成
    第二节 罪己诏接受者的接受特征
第四章 “修辞情景”三大关键词之“制约因素”:罪己诏的表达制约
    第一节 “制约因素”之“文化”、“信仰”与引用辞格
    第二节 “制约因素”之“事实”、“动机”与程式化结构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罪己诏的相关研究成果(按年代排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60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05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