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当代关中文学场的生成与建构探源

发布时间:2022-02-24 03:46
  当代文学场呈现为一种可资探寻的空间,它本身具有当下性、潜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占位空间。因此,我们对于当代关中文学场的生成和建构的探索,不仅是空间占位的描绘,更有时间跨度上的追溯,而支撑场形成的构型力量,则是关注的焦点。一个具备时空立体空间和动力机制的地域性文学空间,突破平面化的单向言说,向着文学场的多元综合力量敞开,这些构成了系统分析的内在动因。于是,文学场在我们审美文化史视野里成了一种文学生产场,场域持守着文化习性,成为构造场的文化性向,文化资本的积聚获得了承续和文化再生产的效应,如此,我们探究当代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就获得了理论预设的进路。我们运用社会场域理论介入当代关中文学场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地域和审美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首先,以文学场域来照应地域文化风习传统,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界限,在综合的文化场域架构中凝聚审美质素;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追溯文化传统,用独特的地域文化习性来标注地域文学场的某些特性;再次,这种方法也便于我们从横向和纵向的立体文化统序中找寻到当代文学承继的传统审美文化效能。当代关中文学场是以当代的关中文学为基本定位,立足于艺术本身的规律来做出的界定。文学...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中文学场与关中历史文化
        (一) 当代关中文学场的生成地域
        (二)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关中
        (三) 关中文学“场”的显现
        (四) 当代关中文学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一) 文学场域理论的合法性
        (二) 审美文化史视域下的思考向度
第一章 史官文化与当代关中文学场
    第一节 史官文化与审美习性
        一、史官文化与关中地域
        二、史官文化的精神承传
        三、史官文化函育下的关中审美习性
    第二节 史官文化与当代关中文学场的建构
        一、史官文化与文学场的天然关联
        二、史官文化对当代关中文学场的建构
        三、史官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
    第三节 史官文化在文学场中的运作模式
        一、历史理性的人文化成
        二、参与性对象化
        三、话语蒙太奇与对位、闪回
    小结
第二章 关学思想与当代关中文学场
    第一节 关学思想与文化习性
        一、关学思想场的建构历程
        二、关学思想参与社会场域的方式
        三、关学思想:一种持久的文化习性
    第二节 关学习性与当代关中文学场的建构
        一、关学习性与关中文学场
        二、关学对当代关中文学场的建构
    第三节 关学思想在当代关中文学场中的运作机制
        一、关学思想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的特性
        二、思想文化场的有效配置
        三、文化习性的体察、回溯和反观
        四、主题意蕴的内向升华
    小结
第三章 英雄精神与当代关中文学场
    第一节 英雄精神与关中文学场的生成
        一、英雄精神
        二、关中地域中的英雄精神
        三、英雄故事与人文关中的不解之缘
        四、关中英雄精神的审美特征
        五、英雄精神与关中文学
        六、一种刚健有为传承不息的文化习性
    第二节 英雄精神与当代关中文学场的建构
        一、提供一种崇高健康的文化母题
        二、形塑时代新秩序的积极参与者
        三、气力沉雄的审美风尚
        四、英雄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资本
    第三节 英雄精神在当代关中文学场中的运作机制
        一、“介入”与“超越”
        二、召唤生命的“力”和“美”
        三、从个体韧性向民族韧性的升华
        四、反英雄:英雄精神的逆向反冲
    小结
第四章 多元视角中的当代关中文学场
    第一节 多元文化促动下的当代关中文学场
        一、处在嵌套中的当代关中文学场
        二、开放性的关中文化场和文学场
        三、当代关中文学场与世界文学场的互动
        四、“西部化”的当代关中文学场
    第二节 批评与拓进:当代关中文学场发展浅析
        一、当代关中文学批评场
        二、批评场促动下的当代关中文学场
结语
附录:当代关中作家小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形式·反英雄·反传统——略论西方荒诞派艺术的审美趣向[J]. 孙秀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2]欧洲人视野中的贾平凹[J]. 姜智芹.  小说评论. 2011(04)
[3]三原弘道书院的讲学与明代关学之发展[J]. 米文科.  安康学院学报. 2011(03)
[4]英雄代代传——从文学透视中国“英雄精神”常存[J]. 王海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S1)
[5]略论关中文化的乡土观[J]. 孙晓珍.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5)
[6]地域文化分异与文学精神整合——论陕西文学的苦质精神[J]. 赵德利.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3)
[7]关学理念与地域文化——以关中邓村为例[J]. 董敬畏.  文化学刊. 2011(03)
[8]乡村生活的精神守望与创作题材的宿命选择——陕西作家创作心理探微[J]. 李晓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9]论“延安文学”对陕西文学发展的影响[J]. 李晓峰.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2)
[10]文化英雄的重生[J]. 刘洋,高红霞.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D]. 李春燕.陕西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陕西电影提升三秦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D]. 王坤.西北大学 2010
[2]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英雄形象[D]. 何慧.安徽大学 2010
[3]以陈忠实、贾平凹为例,试论陕西文学的神秘特色[D]. 吴玮.西北大学 2009
[4]论杜甫诗歌创作的史官文化特征[D]. 曹荣.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1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41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