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王鏊古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3 15:11
  王鏊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有识鉴,文章尔雅,议论明畅,有“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美誉。王鏊不仅擅长八股文,其古文亦工。本论文以王鏊的古文作为研究对象,把握王鏊在吸收前人尤其是韩柳古文的基础上,对明代中期古文创作领域的所作出的贡献。第一章考察了王鏊古文创作的政治背景和地域文化背景。首先,明中叶特殊的政治现状与王鏊古文创作相关联。王鏊的政治主张和在仕途上的进退也对其古文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次,王鏊作为吴中文人的代表,深受繁荣活跃的吴中地域文化的浸染,王鏊与吴中文人的交往也促进了其古文的创作。第二章主要考察王鏊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的特色。王鏊的古文理论主要表现为气理并重的古文创作主体论,复古而不拘于古的文法理论,以及醇厚典则的古文评价标准。其古文创作表现出渊宏博赡的内容特色和典雅遒洁的艺术特色。第三章按照不同文体进行王鏊古文研究,从一个较为具体和微观的角度去把握住王鏊古文的特色。王鏊的杂著内容丰富,思想性强,议论明畅;其序文雍容大度,议论明畅,是学韩最为明显的一类文体;其记文尤其是山水游记和台阁名胜记,胜在修洁工整和闲远自然的文体风格,是其古文中最富有意趣和生活气息的...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王鏊生平及著述
    二、 王鏊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王鏊古文创作背景
    第一节 王鏊古文创作的政治背景
        一、 明中叶的政治现状与王鏊的政治态度
        二、 王鏊的仕途进退对古文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王鏊古文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
        一、 王鏊与吴中文人的关系
        二、 繁荣活跃的吴中地域文化对古文创作的影响
        三、 追求适意的审美旨趣对王鏊古文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 王鏊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特色
    第一节 王鏊古文创作理论
        一、 气理并重的创作主体论
        二、 复古而不拘于古的创作通变论
        三、 醇厚典则的古文审美标准
    第二节 王鏊古文创作总体特色
        一、 立意高峻、意必己出
        二、 渊宏博赡的内容特色
        三、 典雅遒洁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王鏊古文分体研究
    第一节 杂著
        一、 政论文
        二、 哲学论文
        三、 学术考辨
    第二节 序文
        一、 赠序
        二、 文集序跋
    第三节 杂记文
        一、 山水游记
        二、 台阁名胜记
        三、 人事杂记
    第四节 碑志与传记
        一、 碑志
        二、 传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J]. 邸晓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J]. 陈文新,郭皓政.  文学遗产. 2010(06)
[3]论明中期吴中文学的集体自守性[J]. 李祥耀.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4)
[4]明代吴中文学的发展轨迹[J]. 李祥耀.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7)
[5]明前期吴中诗学的审美取向[J]. 查清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6]明代的文学复古与史学复兴[J]. 张德建.  中州学刊. 2008(03)
[7]八股文与古文谱系的嬗变[J]. 李光摩.  学术研究. 2008(04)
[8]明代初中期吴中翰林文学发展论略[J]. 郑礼炬.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9]明代八股时文与文学的融通[J]. 林红,李晓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07(05)
[10]八股文语言体式论[J]. 高明扬.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 刘廷乾.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明中叶吴中派研究[D]. 李双华.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明中叶吴中文人集团研究[D]. 邸晓平.首都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王鏊交游初探[D]. 晏景中.苏州大学 2008
[2]唐代赠序文研究[D]. 蒋金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7
[3]论王鏊[D]. 马微.内蒙古大学 2007
[4]明代八股时文对文学的背离与融通[D]. 林红.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徜徉于出处之间[D]. 童皓.苏州大学 2005
[6]明中晚期吴中文学之衍义[D]. 李祥耀.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60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60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