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张承志作品“民间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4 13:17
  张承志是当代中国反思精神非常突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民间传统。在他的创作思想中,“民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维度,他所有对美的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对人类文明的诘难,几乎都是在“民间”的维度上展开的。因此,“民间思想”彰显了张承志文学世界的独特魅力。张承志的文学创作源于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草原独特的民间生活也成为了他“民间思想”的源泉与起点。他在早期的作品中,以诗意的审美方式书写了“民间世界”的独特美。然而,张承志是一位拥有辽阔眼光的思想者和行吟者,在不断扩大的人生旅途中,他的“民间世界”以及“民间思想”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书写。从辽阔的大西北到西南边陲云南,再到祖国之外的世界各地,他的“民间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文学表达。本文主要讨论了张承志“民间思想”的三个方面:第一,在对底层的拥抱和书写中,高度赞扬底层人民的人性美和底层文化的高贵气质。他的代表作《黑骏马》和《绿夜》就强烈地表达了对“民间”人性美和苦难意识的认同和尊重。而“记述”边地云南生活经历的《大理孔雀》、《把黑夜点燃》、《小寨新年》三篇散文,则书写了张承志心目中理想的民间秩序和民间文化的高贵气质。第二,由...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民间”与“走向民间”的文学阐释
        二、 “民间”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三、 张承志文学作品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对“民间”的拥抱与书写:从大西北到云南
    第一节 张承志“民间思想”的起点
        一、 “鞍”上的执笔:张承志文学创作的起点
        二、 对母族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流失的叹息
        三、 生存空间中的“民间”生态批评
    第二节 拥抱底层,重拾人性之美:《黑骏马》和《绿夜》中的苦难拥抱
        一、 “民间生存结构”中的审美认同
        二、 返回民间生活世界与为民间生活“去蔽”的尝试
    第三节 “民间”之美:边地云南的“高贵”抒写
        一、 “民间”美的形式的隐喻:《大理孔雀》
        二、 “民间”自在秩序的赞美:《把黑夜点燃》
        三、 与“民间主体”的触碰:《小寨新年》
第二章 “民间”的胸怀:在冲突中寻找文明的多元共存
    第一节 反思西方霸权主义
        一、 从边地中国转向国外
        二、 对西方话语霸权的痛斥和反抗
        三、 带有反殖民主义的“雕像”意象群
    第二节 “他者”的尊严: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思考
        一、 文明历史的追溯
        二、 穆斯林王国的民间生活:《鲜花的废墟:西班牙纪行》
第三章 “民间”的呼唤:对洁净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呼唤
    第一节 永不停下脚步的洁净精神追求
    第二节 对英雄主义的呼唤及当下意义
        一、 张承志英雄主义追求的表现
        二、 张承志英雄主义追求的当下意义
    第三节 如何警惕极端的文化精英思想
        一、 张承志极端精英思想的批判与再批判
        二、 张承志未完成的“民间”使命
结语 “民间”:中国文学现代性反思的维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体选择与心灵自觉——关于张承志的散文[J]. 何清.  民族文学研究. 2011(06)
[2]向天之路:彝族当代诗歌的精神轨迹——以《第三座慕俄格》为例[J]. 杨荣昌.  民族文学. 2011(08)
[3]张承志散文中的“文化抗战”思想探析[J]. 牟泽雄.  学理论. 2009(04)
[4]从发现民间到消费民间——兼论当前文学的一种理论之殇[J]. 姚晓雷.  江西社会科学. 2008(11)
[5]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文学立场——鲁迅、张承志现代性文化心理阐释[J]. 王劲松.  社会科学辑刊. 2007(01)
[6]论西方霸权语境中的文明对话与文化自觉[J]. 马丽蓉.  回族研究. 2006(01)
[7]足履山河——关于张承志的散文[J]. 石耿立.  民族文学研究. 2004(03)
[8]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J]. 蔡翔,刘旭.  天涯. 2004(03)
[9]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 阮建平.  现代国际关系. 2003(05)
[10]散文:当下状态解读与未来走向展望[J]. 梁向阳.  当代文坛. 2002(06)

硕士论文
[1]论张承志的知识分子写作观[D]. 马小娟.中南大学 2012
[2]对张承志小说中苦难的审美解读[D]. 潘小文.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张承志解读[D]. 马思佳.陕西师范大学 2011
[4]张承志创作的精神解读[D]. 张倩.中南大学 2009
[5]冲突与抉择[D]. 童清华.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9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69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