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萧军和《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3-02-10 16:04
  萧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以传奇性的经历、游侠般的姿态闯入中国现代文坛,在带给中国文坛一个全新场面的同时,也成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1930至1940年代的萧军以其独特的文学贡献、正直孤傲的独立品性,在国内外文学界享有较高声誉。鲁迅先生曾当面向埃德加·斯诺郑重推荐,将萧军纳入自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涌现出的最优秀的作家行列;1937年日本文学评论界将萧军比作中国的“萧洛霍夫”,称其为“二十世纪文艺复兴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给予他“鲁迅死后唯一旗手”的地位。虽然萧军在文艺界有较大的影响,但其独特的个性也让他成为集毁誉于一身具有争议性的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萧军从毛泽东的“座上宾”向文学的边缘游走。哈尔滨“《文化报》事件”的发生,使萧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流亡者”和“文学边缘人”。 “《文化报》事件”发生在1948年,是指《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及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文协”对“萧军问题”的处理和批判。为同《文化报》争夺文艺领导权,受宗派主义严重影响的《生活报》诬陷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在政治因素的作用下,中共中央东北局公布了《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国内外萧军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萧军与新英雄主义
    第一节 新英雄主义含义、表现及成因
        一、新英雄主义含义
        二、新英雄主义表现
        三、新英雄主义成因
    第二节 新英雄主义构建过程
        一、新英雄主义思想建构
        二、新英雄主义行为构建
    第三节 新英雄主义与萧军的文学创作
        一、新英雄主义与散文
        二、新英雄主义与小说
    第四节 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反思
        一、新英雄主义的进步作用
        二、新英雄主义的历史局限
第二章 萧军与新启蒙运动
    第一节 启蒙精神的原始构建与正本清源:五四启蒙和新启蒙
        一、五四启蒙运动
        二、新启蒙运动
        三、延安时期的新启蒙思想
    第二节 启蒙精神的隔代传承: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一、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
        二、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第三节 东北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萧军及其新启蒙实践
        一、萧军对东北新启蒙运动的贡献
        二、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得失
    第四节 继承与扬弃:新启蒙实践的文化哲学思辩
        一、萧军新启蒙思想的文化内核——五四启蒙
        二、萧军新启蒙思想的表现形式——双轨启蒙
第三章 《文化报》的新启蒙文学实践
    第一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一、《文化报》的非党文人集团
        二、《文化报》与《文艺月报》、《解放日报》副刊
    第二节 《文化报》的双轨道启蒙实践
        一、文化内核:五四思想启蒙
        二、重要组成:革命思想启蒙
        三、必要补充:社会思想启蒙
    第三节 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
        一、散文:萧军的文体选择
        二、论争:萧军杂文创作的巅峰
        三、《我底生涯》和《鲁迅先生书简》
    第四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美学思想与贡献
        一、《文化报》美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二、《文化报》启蒙文学的独特贡献
第四章 《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第一节 不和谐的前奏:东北解放区的另类文学论争
        一、关于范政小说《夏秋红》的论争
        二、关于严文井小说《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的论争
        三、对袁犀小说《网和地和鱼》的批判
    第二节 边缘与主流的对话: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
        一、《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二、对萧军"三反问题"的透析
    第三节 隐性霸权的恶果:没有"结局"的结局
        一、退出江湖的游侠
        二、东北作家群的最终解体
        三、昙花一现的新启蒙实践
    第四节 不应再有的续曲:萧军思想再批判
        一、从兄弟争到"萁豆煎"
        二、别样的"朝花夕拾"
第五章 "《文化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
        一、东北地域文学
        二、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方法
        三、对《文化报》文学的改造
    第二节 党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上的模糊
        二、文化精神的找寻与恪守:萧军与五四精神
        三、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不成功的改造
    第三节 关于革命文学中的宗派主义
        一、贯穿政治与文学的宗派主义
        二、两报论争中的宗派主义魅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化报》总期数、终刊时间考证
附录二 《文化报》目录索引(部分)
附录三 《文化报》萧军作品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739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739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