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14 13:26

  本文关键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05年

从唯美主义到消费主义——王尔德的现代性解读

吴萍  

【摘要】:唯美主义,风行于19 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承载着逆时代潮流、张扬个体自由、崇尚个性发展等涵义。其代表人物王尔德也以其充满智慧的书写,独立特行的言行颠覆着世人对艺术及美的陈旧论断。王尔德热爱东方艺术,他认为东方艺术的美如同一个完全脱离了世俗生活的“谎言”,完好地构筑了一个理想中的美的世界。他不屑于主流规范,他那变形生活来获得一种感官快乐的嗜好,却令他最终难逃另一种堕落的命运。 本文从19 世纪的社会大背景入手,分析王尔德如何通过艺术功能、意义上来展现其审美救赎;从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关系来实现救赎;但其营造的由东方艺术构建而成的“纯美”世界最后又如何沦为商品的符号;结合王尔德的文艺理论与后现代消费主义理论,探究隐藏在文本中的无意识内涵。我们将看到,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最终都会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当复制成为这个世界的最大胆的谋划,生存意义的价值贬抑开始伴随着消费社会中经济价值增长,精神生活则在消费中才得以虚假地实现。审美不再是纯粹的艺术事实,而是同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连接起来。审美事实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症候”或“政治无意识”,它内在的力量冲破了它狭隘的自治领域,并作为一个楔子深深地插入到社会中。就此而言,审美,同形形色色的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变成了社会中的诸种权力竞相角逐的效应。本文力求揭示在世俗化的社会制度过程中,文化精英所面临的尴尬语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561
【目录】:

  • 内容提要3-5
  • 总论5-12
  • 第一章:消费主义的“唯美主义”式登场12-19
  • 第二章:沦为商品的唯美主义物质对象19-27
  • 第三章:在宣扬唯美中遭遇消费的艺术家27-36
  • 结束语:一半唯美主义,一半消费主义36-37
  • 参考文献37-38
  • 论文独创性声明38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38-3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曼;;“为艺术而生活”——唯美主义的生活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姜春;;从现代视野看王尔德艺术人生的达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祝复兴;;浅析海派超验叙事的文本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田慧君;;康德美学思想在小说《多利安·格雷的画像》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吉燕飞;;《莎乐美》中文体学意象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6 况汉英,辛敏;现代语言学参照下文艺理论中语言观念的转变[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刘馨;;袁昌英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与接受[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况汉英,辛敏;现代语言学参照下文艺理论中语言观念的转变[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样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刘纪新;;从“沉醉”走向“超越”——中国现代诗歌中身体的演变[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Wilde's Aestheticism——On The Decay of Ly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宁;;全球化、本土化和汉学的重建[A];东方丛刊(1999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七辑)[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4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永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管小其;启蒙的后现代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沈康;从观念到实践—西方近现代建筑的视觉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二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翠霞;唯美主义的真[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韩璐;广告艺术化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志民;诗意的唯美 爱欲的荼毒[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余子青;模仿说:从古代到后现代[D];南京大学;2011年

    7 汤娜;论王尔德戏剧中唯美主义的花花公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振飞;《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高海燕;“窗洞”的艺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ydia;;才子的神话[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年10期

    2 赵画;;自深深处的光芒(外一篇)[J];福建文学;2010年02期

    3 高帆;;王尔德童话的美[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王尔德(英文)[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0年11期

    5 薛家宝;试论王尔德喜剧中的现实主义因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崔海峰;关于美的价值和艺术的自律──王尔德与王国维美学观的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7 张竹筠;以艺术的精神看待生命──谈王尔德的童话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S1期

    8 吴学平;易卜生与王尔德[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2期

    9 耿宁;郁达夫·王尔德·唯美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张竹筠,张献荣;以艺术的精神看待生命──谈王尔德的童话美[J];河北学刊;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文睿;;俏皮机智,轻松活脱——利用索振羽的幽默准则分析《认真的重要性》的幽默色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想理论解读[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熊英;;从《一位女士的画像》看亨利.詹姆斯的独特审美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学;;张爱玲的喜剧性与现代性——以其散文为例[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韵;;幽默乖讹的再现——兼评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两个译本[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8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委员会[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雷桂芹;周仕学;;碳种类对镁碳复合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永安;[N];解放日报;2010年

    2 苏福忠;[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赵荔红;[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云渚 编辑;[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赵武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肖毛;[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安东尼奥·梅内盖蒂 译 熊妤;[N];光明日报;2011年

    8 周家宸;[N];南方周末;2004年

    9 舒晋瑜;[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臧棣;[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家乐;面具、中间境遇与世界图景[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紫薇;论王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2 陈星君;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施翊磊;美之悖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萍;王尔德及其花花公子面具[D];河北大学;2009年

    6 谢坤;论王尔德多重身份对其短篇故事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4年

    7 徐海华;中西方文学语境下的王尔德童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毛秋月;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艺术自主性[D];浙江大学;2011年

    9 祝晓;王尔德的第三空间女性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聪;从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看唯美主义和道德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5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