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16 21:12

  本文关键词:传统化与现代化:中国当代戏剧的形态与张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戏剧学院》 2011年

科技的时代—论布景与灯光的新融合

叶皛  

【摘要】:戏剧艺术包含了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作为演出依据的戏剧文本;二是借助相关造型手段通过演员来塑造人物形象。这里的造型手段,即指除演员以外的一切可视的舞台形象,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舞台美术。 众所周知,舞台美术的重要作用,是以其特有的视觉方式向观众传达戏剧信息并帮助演员塑造角色。这种重要作用是通过舞台美术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自身特有的造型手段的表现力来体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表现力是隐含在其艺术门类中可供使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的丰富性上。在戏剧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得知,这种丰富性在早期是以具有工艺性元素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形态出现,它们在为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中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为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舞台美术中能创造魔法般效果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变得越来越受重视。为此,舞台灯光作为能满足这种审美需求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与舞台布景等造型元素一起融入到戏剧艺术表现中,使戏剧从“看”的角度,获得了无尽的艺术表现力,使戏剧艺术变得更加绚烂多姿。 今天,舞台美术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譬如:舞台布景、舞台灯光,甚至舞台服装等等,除了依托演剧观念的发展需求外,更离不开运用新兴科技手段来进行前所未有的艺术创造实践活动。它们通过各部门间的合作、跨界、融合和统一,来创造更加令人震颤的戏剧艺术作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不断融合的历史10-17
  • (一) 初期的合作11-12
  • (二) 阿皮亚、戈登·克雷的追求和构想12-14
  • (三) 斯沃博达的实验和创造14-15
  • (四) 可能的时代15-17
  • 二、当代舞台布景与灯光设计的新形态及其新特征17-30
  • (一) 瞬息万变的幻像空间17-21
  • 1、智能(自动)化时代的灯光表现手段18-20
  • 2、景与光的统一体20-21
  • (二) 新材料、新科技影响下的舞台美术21-25
  • 1、现代化材料在舞台设计中的运用22-24
  • 2、新材料对灯光设计的影响24-25
  • (三) 共同参与的形象空间创造25-30
  • 1、 多样化的演出空间形态26-27
  • 2、 创造多意空间27-28
  • 3、 光与景的新融合28-30
  • 三 、当代舞台设计与灯光设计融合的价值与意义30-38
  • (一) 新的演剧空间观念32-34
  • (二) 新的舞台美术设计观念和戏剧艺术创作门类34-36
  • (三) 丰富拓展创新演剧方法36-38
  • 代结语 获得视觉审美新景象 走进互融共生的新时代38-40
  • 参考文献40-41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41-42
  • 致谢4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柏梁;我看“世界三大戏剧体系”[J];中国戏剧;1998年09期

    2 胡妙胜;;活动与光的戏剧——关于约瑟夫·斯沃博达的舞台设计[J];戏剧艺术;1982年03期

    3 杰里·V·皮克林;蒋须恒;;舞台设计和设计师[J];戏剧艺术;1986年03期

    4 金长烈;走向光景时代[J];戏剧艺术;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春启;试论舞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张晓爱;岳广鹏;;运河千载奏水韵 烟花三月下扬州——电视文艺晚会《水韵扬州》的“三维”解读[J];当代电视;2010年04期

    3 夏天;;光色的疗法[J];大众文艺;2012年04期

    4 叶皛;;当代灯光设计与舞台布景的新形态及新特征[J];演艺科技;2012年02期

    5 胡鹏林;;传统化与现代化:中国当代戏剧的形态与张力[J];文艺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易立;流风回雪 韵逸神飞[D];暨南大学;2006年

    2 沈倩;充满灵性的“画笔”[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3 贤骥清;光与戏剧的空间样式感[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4 麻林森;戏曲与话剧舞台灯光的形式创新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来;来自开罗的信息[J];上海戏剧;1988年04期

    2 张凯;;一台灯光半台戏[J];戏文;2007年06期

    3 沈定卢;;新舞台研究新论[J];戏剧艺术;1989年04期

    4 龚和德;;梁三根与粤剧舞台美术[J];南国红豆;2000年Z1期

    5 黄风;色光照射舞台景物时色彩变化的规律[J];艺术科技;2002年03期

    6 陆阳;;对舞台美术功能的再认识[J];剧作家;2009年02期

    7 张文旗;;在对立中求统一——戏曲舞台美术的人、景合一[J];黄梅戏艺术;2005年04期

    8 刘晶华;;对戏曲舞台美术功能的再认识[J];剧作家;2008年01期

    9 袁广福;;光影动态空间的个性塑造——对电脑灯光动作设计艺术的探讨[J];演艺科技;2010年02期

    10 秦田友;;舞台美术的发展[J];剧影月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正华;曹琳琳;;谈庭园绿化布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杨梅;周瑞君;;浅谈装修中的绿化[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梁觉锡;;浅析戏剧舞台灯光的调控与运用[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戚江涛;;试论舞台灯光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5 吉国杰;危拥军;侯溯源;;面向地理空间信息的三维布景技术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江中鸿;周锦;;LED显示屏系统及其在电视舞台美术中的应用[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隆兵;;浅谈舞台灯光在演出中的作用[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郭秀全;;浅析舞台灯光的应用[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湖南省娄底市星星剧院舞台灯光配置简介[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曾兴;;浅谈舞台灯光与电视灯光对光源品质的不同要求[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马童;[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2 江洪涛;[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广东潮剧院 陈粤渠;[N];汕头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茜;[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云菲;[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著名戏曲理论家 教育家 周育德;[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李春耕 陈川亮;[N];山西日报;2010年

    8 蔡体良;[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抚州市采茶歌舞剧院 刘辉阳;[N];抚州日报;2008年

    10 罗云川;[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管骍;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D];苏州大学;2006年

    2 郭斯嘉;整体语言、整体空间与整体表演[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皛;科技的时代—论布景与灯光的新融合[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2 傅瑜隽;寓情于景的灯光描绘[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3 严卿月;论中国新时期的话剧舞台美术[D];云南大学;2010年

    4 罗相贵;从创作实践中体认中韩舞台设计[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5 高原;观看之道—从西方绘画艺术论舞台灯光艺术的画面审美[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6 朱俊;小型激光布景系统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吕文静;百老汇音乐剧服装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孙海音;当代城市居住空间布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远达;舞台灯光场景综合控制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胡春勃;在油画表现语言中对戏剧表现观念借用的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传统化与现代化:中国当代戏剧的形态与张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16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