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天使在美国》中同性恋人物的困境与祈福

发布时间:2016-10-27 07:38

  本文关键词:论戏剧翻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09年

论《天使在美国》中同性恋人物的困境与祈福

郑南洋  

【摘要】: 托尼·库什纳被誉为美国当代戏剧界举足轻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天使在美国—关于国家主题的同性恋幻想曲》(Angels in America:A Gay Fantasia on NationalThemes)面世不久很快被评论家和文学界收录为经典之作,并被誉为“拯救美国戏剧”的划时代作品。本论文研究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同性恋者对爱、责任、生命的渴求以及面临的困境,运用性别研究的理论和比较的手法对作品人物进行细读分析。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剧中人物对同性爱的追求,以及他们受到的种种限制和他们“出柜”的过程。第二章讨论了剧中同性恋者对责任的追求,在追求过程中来自传统家庭的限制。第三章讨论了剧中同性恋者对生命的渴求。通过分析指出剧作家库什纳是为数不多的作家能够一个“局内人”的角度,从对同性恋者的心理情感进行人性化的揭示。这种深刻的描述也否定了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这两种身份上的对立。同性恋在追求爱、责任、生命过程之中会经历来自传统道德、艾滋病、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威胁。《天使在美国》从人性关爱的高度重新审视同性恋群体。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同时也表达了同性恋者渴望得到社会的宽容和理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
【目录】:

  • Acknowledgement4-5
  • Abstract5-6
  • 中文摘要6-8
  • Introduction8-15
  • Chapter One The Pursuit of Homosexual Love in Predicament15-30
  • 1.1 Homosexual love facing AIDS15-22
  • 1.1.1 Louis' leaving Prior in the face of AIDS15-20
  • 1.1.2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uis' idea of love20-22
  • 1.2 Homosexual love facing religious restrictions22-26
  • 1.2.1 Louis' losing Jewish Heritage22-25
  • 1.2.2 Joe's transgression of Mormon Doctrine25-26
  • 1.3 Closeted Homosexuality in political sphere26-30
  • Chapter Two The Perplexity of Responsibility30-39
  • 2.1 Joe's Dilemma30-32
  • 2.2 Joe's constant dreaming of Jacob32-33
  • 2.3 Intermingling with the story of Jacob in the Bible33-34
  • 2.4 Joe's abandonment of his Valium addicted wife34-37
  • 2.5 The Reenactment of Responsibility37-39
  • Chapter Three "Angels" and "Blessing"39-48
  • 3.1 Prior's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 in quest for "blessing"39-44
  • 3.1.1 The angel in Angels in America39-41
  • 3.1.2 Prior as a prophet41-44
  • 3.2 Roy's transformation into living "Issac"44-46
  • 3.3 Optimistic outlook for homosexuality in the epilogue46-48
  • Conclusion48-50
  • Bibliography50-5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越;;论托尼·库什纳在《天使在美国》中的个人偏见[J];名作欣赏;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越;;从文化研究看《天使在美国》中被边缘化群体的处境[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璞玉;黑暗中的天使国度[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温芳;剧本翻译特点简析[D];内蒙古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许;同性恋文学:美国文学的一块独特领地——美国同性恋文学综述[J];国外文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蕊;卜玉伟;;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概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陈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张佳;;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酷儿——试用酷儿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的酷儿现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胡鸿;;本我·自我·超我——《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命运的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6 朱焱皊;;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王小静;;《西厢记》剧本女性人物及主题的原型探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贲培娣;;“双性同体”研究新视角与批评方法的重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薛晶;;女性精神的救赎——精神分析解读《觉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林丽;;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情人》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吴畅畅;赵瑜;;同志、身份/认同与空间——对中国内地同志网络空间生存及(集体)行动可能性之探察[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韩晓燕;;《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种族意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菁菁;;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的主仆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6 朱丹;;社会标签下的同化与回归——中外影视中的同性恋边缘人建构[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7 孟丽娟;林美宇;;我国“另类媒介”的媒介生态和内容研究——基于11种AIDS-同性恋社群内部刊物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8 李逦菁;;爱欲的肢体言说——DV8肢体剧场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森波;同性婚姻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季海宏;皮尔斯符号学思想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耿潇;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世界中的欲望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向宇;跨界的艺术[D];上海大学;2012年

    8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9 翟乃海;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照静;对拜厄特《占有》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树苹;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小妹;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阮晓静;在赎罪中成长:试析《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形象[D];兰州大学;2010年

    5 詹秀伟;对托马斯·品钦《葡萄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卿;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索尔·贝娄的《挂起来的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敏;《从同性恋的亚文化角度解读美国酷儿电影的演变历程》[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8 王芳;陌生化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宋智慧;陌生化理论视域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旭;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戈;被扭曲的犹太人形象的艺术表达和文化诠释——重读《威尼斯商人》[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2 郭维安;略谈外国影视剧本翻译的再创作[J];电视研究;1996年12期

    3 熊婷婷;;论巴斯奈特的戏剧翻译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谢满兰;;以文学和以舞台表演为取向的剧本翻译的差异——对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中译本[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吴松林;;剧本翻译要素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孟伟根;;论戏剧翻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7 秦海花;;离经叛道的美国剧作家托尼·库什纳及其政治剧[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3期

    8 朱新福;论托尼·库什纳的同性恋剧《美国天使》的“国家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9 唐军;;英文电影剧本翻译原则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李基亚,冯伟年;论戏剧翻译的原则和途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莉;美国戏剧杂谈[J];当代戏剧;1987年03期

    2 ;美国戏剧大师与川剧《欲海狂潮》[J];今日四川;1999年03期

    3 简兮;;谈戏剧的草根性[J];当代戏剧;2008年01期

    4 刘略昌;;“人已走,茶未凉”——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安德逊辞世[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4期

    5 谢榕津;从写实主义到新写实主义[J];剧本;1987年02期

    6 徐锡祥;;文化传递、浸润与过滤: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J];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7 欧毅;;从尤金·奥尼尔的信件看其悲剧观[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王永敬;;社会变革与戏剧运动[J];戏剧艺术;1986年01期

    9 ;外文系隆重纪念尤金·奥尼尔诞生一百周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晋红;;阿尔比与美国荒诞派戏剧[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晓燕;;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成果述评[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孔令达;;《榆树下的欲望》剧本改编与舞台搬演——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演出小记[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继德;;序[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玲林;;论《推销员之死》中烟消云散的“谎言”[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苏晖;;《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戏剧研究[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聂珍钊;;全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聂珍钊教授在闭幕式上的发言[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编后记[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张兰阁;[N];北京日报;2005年

    3 周婕;[N];文艺报;2007年

    4 邢剑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王晨;[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邢剑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吴建友;[N];光明日报;2005年

    8 邢剑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杨振同;[N];南方周末;2005年

    10 徐勇;[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煜辉;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与超越[D];南开大学;2009年

    2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贺安芳;追寻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卫岭;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樊晓君;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蔡隽;大卫·马梅特戏剧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慧娴;田纳西·威廉斯:一个还是两个[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杨霞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尤金·奥尼尔笔下的黑人形象[D];苏州大学;2007年

    3 郑晓屏;《对照》——第一部承前启后的美国喜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丽丽;生命的颂歌[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静静;隐藏的面具与悲剧张力[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张维;田纳西·威廉斯女性角色的塑造[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宝玲;探索《推销员之死》中的困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斐斐;戏剧《蝴蝶君》叙事特色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翁峥彦;从旧南方淑女到新南方狐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巫书娜;狄奥尼索斯精神在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体现[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戏剧翻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4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4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e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