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展示灵魂的戏剧(论奥尼尔中期剧作的表现主义手法)

发布时间:2016-11-23 13:49

  本文关键词:展示灵魂的戏剧(论奥尼尔中期剧作的表现主义手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06年

展示灵魂的戏剧(论奥尼尔中期剧作的表现主义手法)

黄蕾  

【摘要】: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一直以来国内外的文学史戏剧史都把奥尼尔归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人。关于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的研究,评论界一般集中在《毛猿》和《琼斯皇》两部主要作品上,也只是就作品而论作品。本文打算从奥尼尔与表现主义的关系出发,循着奥尼尔走上表现主义创作的道路,来阐释他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从他中期的表现主义戏剧创作实践中归纳出他的表现主义手法与众不同的特色,以及这些表现手法对揭示主题的意义和作用。 其实奥尼尔的戏剧创作风格是多样的,并不能把他单纯的归到某个文学流派中。奥尼尔和表现主义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用一句他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就可以概括的。表现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出现在德国兴盛于欧洲,并很快销声匿迹。奥尼尔并不是直接接受的德国的表现主义理论,他戏剧中的表现主义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有三个方面: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斯特林堡的戏剧和美国的小剧场运动。 也正是因为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同欧洲的表现主义有着不同的形成过程,因此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他的表现主义是植根于人的生活的现实,表现的是人心灵的真实。并不是为表现而表现,不是卖弄技巧,所以他的表现主义不会给人不真实虚妄感和荒诞感。他的一切表现手段与技巧都是为了反映人的潜在情绪、揭示人自身心灵的秘密和人灵魂深处的痛苦。奥尼尔的戏剧的表现主义风格集中在他的创作中期,即20年代一批实验戏剧的创作。在这个时期他的戏剧大量引进了欧洲新的表现手段,与此同时他更是对传统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面具的运用,富有节奏感的声响,意识流似的独自和象征性的布景是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的突出特点。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戏剧的主题得到了更深刻表现与揭示。 这些手法的运用为美国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也使的美国戏剧能追赶上欧洲的步伐。它的意义还在于拓宽了戏剧表演的功能,使戏剧也能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展示人的潜意识,将人的内在心理和情绪通过表演外化出来。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的创作是戏剧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环,他继承了希腊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优秀成果,,尤其是对古已有之的戏剧技巧加以改造,使之焕发出新的魅力,更符合揭示现代戏剧主题的需要。无论是在戏剧主题上还是戏剧表现技巧上都对又后世剧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第一章 引言6-8
  • 第二章 奥尼尔与表现主义8-19
  • 一、表现主义8-12
  • (一) 表现主义的实质8-10
  • (二) 表现主义戏剧运动10-12
  • 二、奥尼尔表现主义风格的形成12-19
  • (一)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12-15
  • (二) 斯特林堡戏剧的影响15-16
  • (三) 美国小剧场运动的影响16-19
  • 第三章 独特的表现主义手法19-37
  • 一、意识流式的旁白与独白19-23
  • (一) 对话与旁白交织揭示心理动机19-21
  • (二) 对白晦涩跳跃反映潜意识21-23
  • 二、富有节奏感的声响23-26
  • (一) 模拟人心节奏的鼓声23-24
  • (二) 仿古式的歌队合唱24-26
  • 三、富于象征意味的场景26-31
  • (一) 布景象征26-28
  • (二) 分隔演区28-31
  • 四、面具的运用31-37
  • (一) 非主人公戴面具的面具剧32-34
  • (二) 主人公戴面具的面具剧34-37
  • 第四章 在戏剧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37-43
  • 一、对传统的继承37-41
  • 二、对后来戏剧的影响41-43
  • 第五章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论文独创性声明47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47-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坤;论《榆树下的欲望》中的“黑色欲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鸿;;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之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陈海燕;;苔丝:至真至纯者的悲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杜军虎;尼采艺术家观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陈麦池;;时代视野中的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莹莹,李平;从观众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史梅;;孤独的勇者——陈宫悲剧形象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李金梅;;梦起梦灭——试论《一颗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中的美国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刘蕊;;从新批评理论视角对《外婆的家书》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高志桂柯;;论查理失败的必然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10 王玉明;冯晓英;;美国文学中清教思想地位的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智敏;;一曲没落贵族的哀歌——评舍伍德·安德森的《兄弟之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季芬;;无药可治的生命之痛——周文小说《烟苗季》解读[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3 鲁利君;;个人化写作与社会公共性——从“晚生代”谈起[A];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总第四十辑)[C];2002年

    4 赵宁;;先知书的美学特征探幽[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鑫;加州底层者之梦[D];吉林大学;2011年

    2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晖;徐訏创作的审美距离探幽[D];暨南大学;2011年

    7 孙红艳;格特鲁德·斯泰因语言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素青;加里·斯奈德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与人类的生态哲学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虞;《纯真年代》的叙事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娜;“参与”与“超然”: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写作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邓婷;唐代古琴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冰清;《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房子意象的隐喻意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闽井;论《小城畸人》对圣经故事的戏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婷;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成忠;敦煌变文的审美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春霞;苏童与麦卡勒斯小说的南方情结及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潘林;《红楼梦》悲剧意识与其对张爱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晨;石墙内外——析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的悲剧主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谢劲秋;不朽的灵魂——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悲剧的主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张艳;;死亡与生存,现实与梦想——论奥尼尔戏剧人物的悲剧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4 王燕;;悲剧意识下的人性剖析——简评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赵翠娟;辛奕嬴;;物欲 情欲 真爱——论《榆树下的欲望》中人物的心路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常燕;;解读《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刘洪涛;灵魂的困扰与拯救——奥尼尔戏剧解读[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8 王艳艳;;美国剧作家奥尼尔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综述[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何润芳;欧美文学中复仇模式的文化内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刘凌凌;;从艾比杀子谈《榆树下的欲望》的思想指向[J];黑龙江史志;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国平;论尤金·奥尼尔悲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3 夏泽安;从四个维度看尤金·奥尼尔戏剧的审美价值[D];扬州大学;2006年

    4 雷昌秀;《榆树下的欲望》一部具有普遍性的美国悲剧[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楠;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思想及其美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龙秋媛;西方文学“杀子”母题面面观[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慧;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探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平;从尼采哲学思想视角下研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榆树下的欲望》[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玮;读书十日余谈[J];广东艺术;1997年03期

    2 全克林;论奥尼尔戏剧中的“情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3 ;湖人战舰需要给养[J];当代体育;2001年30期

    4 孟华;关于“乱伦”──再谈《榆树古宅》的改编[J];东方艺术;2001年03期

    5 武跃速;论奥尼尔悲剧的终极追寻[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6 苏煜;奥尼尔悲剧特色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孙宜学;论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悲剧意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松风寒;;克里斯·波什 烈焰奇侠[J];篮球俱乐部;2009年01期

    9 小贤;猫屎强;;老男孩 沙奎尔·奥尼尔[J];体育世界(扣篮);2011年10期

    10 周培桐;独具一格的美国剧作家——介绍田纳西·威廉斯[J];中国戏剧;198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煜;;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探源[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郭继德;;序[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叶庄新;;奥尼尔:现代人心灵的探索者——论奥尼尔的后期戏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尧;;论奥尼尔《诗人的气质》和《更庄严的大厦》中错位的拜伦式想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余丽华;于瑞丽;;NBA2003-2004赛季姚明.奥尼尔攻防技术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刘慧;李姝娟;沈训娇;;永远在路上——从《毛猿》看奥尼尔的基督教意识[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李龙云;;安身立命之本[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9 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陶森;;在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上的发言[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渐渐;[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沈衍琪;[N];北京日报;2006年

    3 卢铮;[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蒙动;[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胡羽;[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N];证券时报;2006年

    7 南 画;[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葛会忠;[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王蔚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王永强;[N];中国经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甲鲁海;尤金·奥尼尔欲望悲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卫岭;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谢劲秋;流变中永恒的风景[D];河南大学;2003年

    6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范煜辉;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与超越[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伟华;尤金·奥尼尔的译介与中国戏剧的现代化[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郑瑜;奥尼尔笔下人物确认自我的艰难旅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贾慧;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探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安国平;论尤金·奥尼尔悲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5 朱林;斯特林堡对奥尼尔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天旭;奥尼尔的心路历程:一个新的视角[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李薇;东方的轮回[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施佳梅;从《奇异的插曲》透视奥尼尔的女性观[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红梅;记忆的足音 意义的回响——尤今·奥尼尔晚期剧作观深探[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展示灵魂的戏剧(论奥尼尔中期剧作的表现主义手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8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