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婺剧艺术的民间审美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2:01

  本文关键词:婺剧艺术的民间审美特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婺剧是于八婺大地生长起来的涵盖六个声腔剧种的地方剧种,从孕育到发展至成熟,始终深扎于民间这一厚实的艺术土壤。同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不仅吸纳周边各地最具典型意味的民间文艺形式,且有效而完整的保留了于历史中陨殁的各大声腔剧种,夯实了自身民间戏曲文化的艺术内涵。 本文对婺剧艺术的民间审美特质研究,主要分为两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婺剧发生的来由、形成的地域优势以及民俗文化的形成基础进行相应论述,以期对婺剧的民间;第二部分,对婺剧的发展予以相应的论说,梳理组建班社的历史概况,并对婺剧的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个人见解,继而对婺剧的历史地位予以大致的界定。 第二章节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三个部分对婺剧的民间审美特质进行详细的探讨。(一)从表演程式入手,分别论述婺剧面具的古老性(即从婺剧面壳发展的源头看,它是神秘巫术形式的衍化性表征,由于这种表征难于刻画剧中人物的情绪波动,故而有了后来的脸谱。与其它剧种的脸谱相较而言,婺剧脸谱保留了大量具有传统民间寓意的象征式图案,故而有效的承接了它的古老性),以及婺剧表演中所沉淀的诸多民间技艺,目的是对婺剧的民间艺术特色进行相应的整理与探究;(二)说明婺剧深厚的艺术价值体系,即婺剧是多种古老声腔的融合体,亦是古老民间剧目的活化体,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说婺剧民间艺术特质所兼具的代表性意味;(三)探讨婺剧艺术民间的表现形式,分析传统民间审美艺术的两极分化,即士层跟民众,将代表民间的婺剧与代表士层的京剧进行对比性论述,以期说明婺剧于民间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婺剧 民间 艺术特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2
  •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8-9
  • 二、研究思路及文献综述9-12
  • (一) 婺剧相关的背景史料9-10
  • (二) 中国戏曲史料及理论著述10-11
  • (三) 中国民间艺术美学等相关理论著作11-12
  • 第一章 婺剧的发生与发展12-23
  • 第一节 婺剧的发生12-15
  • 一、婺剧的发生12-15
  • (一) 婺剧名称的由来13
  • (二) 婺剧形成的地域优势13-14
  • (三) 婺剧形成的民俗文化基础14-15
  • 第二节 婺剧的发展15-23
  • 一、活跃发展的鼎盛期:民间班社的组建16-17
  • 二、萎靡不振的低迷期:民间审美的现代转型17-21
  • (一) 民间艺术形式的审美变革17-19
  • (二) 民间艺术发展的前景19-21
  • 三、婺剧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1-23
  • 第二章 婺剧艺术的民间审美特质23-45
  • 第一节 婺剧民间文化的艺术沉淀23-32
  • 一、婺剧面具:古老巫文化的图腾彩绘23-28
  • (一) 婺剧面壳:民间神秘巫术仪式的艺术表征24-26
  • (二) 婺剧脸谱:丰富的寓意、高度的抽象26-28
  • 二、婺剧表演:多种传统民间技艺的融合28-32
  • (一) 古老悠远的民间傩舞傩戏28-30
  • (二) 卓越超群的特技30-32
  • 第二节 婺剧艺术的价值体系32-37
  • 一、多种古老声腔的融合体32-35
  • 二、古老民间剧目的活化体35-37
  • 第三节 士层与民间的艺术审美价值比较37-45
  • 一、士层:以教化为戏曲艺术的审美旨归38-40
  • 二、民间:以自娱为审美依托的精神殿堂40-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良成;;宋元时期的南戏接受考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叶志良;;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3 徐顺平;;南戏产生于温州考论[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4期

4 洪非;漫谈徽戏的兴衰[J];戏曲艺术;1984年01期

5 方宏烨;;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艺;;谈中国戏剧脸谱的艺术特征[J];文艺评论;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婺剧艺术的民间审美特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9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