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保存在川剧中的昆曲遗产

发布时间:2017-03-29 21:04

  本文关键词:保存在川剧中的昆曲遗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后,它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而保存在川剧中的那部分昆曲遗产的抢救与传承工作却迟迟未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能在舞台上看到的川昆演出剧目已经减少到仅仅十来个,这使得川剧中的这一笔昆曲遗产处于非常危险的生存境地。 为了抢救和保护这部分珍贵的昆曲遗产,本文主要通过对昆曲传入四川的历史探源,厘清昆曲入川的时间,以及和昆曲有关的川剧演员、音乐人、戏班,并结合明清时期四川特殊的历史背景,分析昆曲在四川发生演变的地域文化环境等深层原因,再以剧本为研究对象,挖掘和辨别真正和昆曲有关的川昆遗产,并从文词、音乐、表演、结构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昆曲丰富营养了川剧,,川昆无论作为昆曲的一支还是川剧的一员,其抢救、保护的工作都是刻不容缓的,否则我们将失去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关键词】:昆曲 川剧 《双下山》 《醉打》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J82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3
  • 第一章 昆曲与四川的结缘13-26
  • 第一节 昆曲入川之历史探源13-16
  • 第二节 昆曲在四川的演变16-26
  • 一、川剧戏班与昆曲17-19
  • 二、川剧演员与昆曲19-22
  • 三、川剧音乐人与昆曲22-23
  • 四、川剧“四河道”与昆曲23-26
  • 第二章 昆曲在川剧中的存活形式及遗产26-42
  • 第一节 川剧昆腔剧目概貌26-28
  • 第二节 昆曲在川剧中的存活形式28-42
  • 一、全部使用昆曲曲牌的折戏类剧目28-33
  • 二、含一支或几支昆曲曲牌的非昆腔剧目33-38
  • 三、通用类昆曲曲牌38-42
  • 第三章 以《双下山》、《醉打》为例看川昆的艺术特征42-60
  • 第一节 川剧《双下山》与昆曲的渊源42-50
  • 一、与昆曲的渊源考辨43-47
  • 二、与昆曲《双下山》之异同47-50
  • 第二节 川剧《醉打》与昆曲《山门》之异同50-60
  • 一、川剧《醉打》演出本考辨50-52
  • 二、从与昆曲《山门》之异同看川剧《醉打》的“川化”特征52-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65-66
  • 后记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兴明;川昆艺术特色探微[J];四川戏剧;1994年03期

2 杜建华;;21世纪初川昆研究中几个有待深入的问题[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3 冬尼;;川昆形成诸因及剧目略考[J];四川戏剧;1988年03期

4 文谨;略论川昆的艺术价值[J];四川戏剧;2003年05期

5 周企旭;;戏曲诸腔的入川与流变[J];戏曲研究;2004年01期

6 陈国福;;川剧:五种声腔昆为首[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7 蒲亨建;;昆腔入川年代初考[J];四川戏剧;1989年02期

8 秦f^;;川昆剧目演化管窥[J];四川戏剧;198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保存在川剧中的昆曲遗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75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