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中国民间书会马街书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9:00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间书会马街书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街书会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马街书会上演唱的曲种众多、曲目繁多。其中河南坠子、大调曲子和三弦书是马街书会上广泛演唱的主要曲种;说“三国”、说“水浒”、说“某家将”、说“公案”等是马街书会上广泛演唱的曲目。马街书会说唱文学具有较高的通俗文学价值。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马街书会与马街说唱艺术》,分为两节:第一节为《马街书会概述》,介绍了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第二节为《马街说唱艺术概述》,介绍了马街说唱艺术的性质和分类。第二章为《马街书会主要曲种与传统曲目》,分为两节:第一节为《马街书会主要曲种》,重点介绍了河南坠子、大调曲子和三弦书;第二节为《马街书会传统曲目》,先是罗列马街书会上演唱比较广泛的河南坠子、大调曲子和三弦书曲目,再就这些曲目,按照其题材来源,分为说“三国”、说“水浒”、说“西游”、说“红楼”等四类加以论述。第三章为《马街书会说唱文学的艺术特色》,分为四节:第一节为《唱词的结构模式》,分为先述后评和前铺后续两种模式;第二节为《唱词的叙述模式》,分别介绍了唱词的叙述顺序和叙述视角;第三节《唱词中的人物形象》,分别介绍从唱词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唱词对被改编原著中的人物形象的接受和重塑、唱词对人物形象的再现和表现;第四节为《唱词的语言特色》,分别说明唱词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特点,还介绍了唱词语言的修辞方式。第四章为《马街书会说唱文学与小说原著的比较》,分为两节:第一节为《唱词与原著在叙述上的异同》,总结归纳出三种区别,即缩减、去取或乖违原著相关情节;第二节为《唱词对原著的创造性改编》,总结归纳了四种改编规律,即重新剪裁、添枝加叶、节外生枝和强化渲染。第五章为《马街书会与思想文化传播》,分为两节:第一节为《马街书会的文化传播》,重点介绍马街书会对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的传播;第二节为《马街书会的思想传播》,重点介绍马街书会对传统思想的传承和对当代思想的宣传。
【关键词】:马街书会 传统曲目 说唱文学 艺术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第一章 马街书会与马街说唱艺术11-16
  • 第一节 马街书会概述11-13
  • 一、马街书会的渊源11-12
  • 二、马街书会的特点12-13
  • 三、马街书会的现状13
  • 第二节 马街说唱艺术概述13-16
  • 一、马街说唱艺术的性质14-15
  • 二、马街说唱艺术的类别15-16
  • 第二章 马街书会主要曲种与传统曲目16-25
  • 第一节 马街书会主要曲种16-20
  • 一、河南坠子16-17
  • 二、大调曲子17-18
  • 三、三弦书18-19
  • 四、其它曲种19-20
  • 第二节 马街书会传统曲目20-25
  • 一、马街书会传统曲目概观20-21
  • 二、马街书会传统曲目分类21-25
  • 第三章 马街书会说唱文学的艺术特色25-36
  • 第一节 唱词的结构模式25-26
  • 一、先述后评25-26
  • 二、前铺后续26
  • 第二节 唱词的叙述模式26-29
  • 一、叙述顺序26-27
  • 二、叙述视角27-29
  • 第三节 唱词中的人物形象29-32
  • 一、人物形象的分类29-30
  • 二、人物形象的接受与重塑30-31
  • 三、人物形象的再现与表现31-32
  • 第四节 唱词的语言特色32-36
  • 一、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32-34
  • 二、语言的修辞方式34-36
  • 第四章 马街书会说唱文学与小说原著的比较36-49
  • 第一节 唱词与原著在叙述上的异同36-41
  • 一、缩减原著相关情节36-38
  • 二、去取原著相关情节38-40
  • 三、乖违原著相关情节40-41
  • 第二节 唱词对原著的创造性改编41-49
  • 一、重新剪裁41-44
  • 二、添枝加叶44-46
  • 三、节外生枝46-47
  • 四、强化渲染47-49
  • 第五章 马街书会与思想文化传播49-54
  • 第一节 马街书会的文化传播49-51
  • 一、传播历史文化49-50
  • 二、传播文学知识50-51
  • 第二节 马街书会的思想传播51-54
  • 一、传统思想的传承51-52
  • 二、当代思想的宣传52-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利峰;;马街书会[J];乡镇论坛;2006年06期

2 田义伟;;马街书会[J];乡镇论坛;2007年12期

3 代福梅;;如何进一步开发惠民县胡集灯节书会[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7期

4 郭晓琳;;胡集与胡集书会[J];中国地名;2008年06期

5 郝沛然;;乡村贸易与民间书会——以山东省胡集书会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郝沛然;;书会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1期

7 李晓燕;宗丽洁;;初探“马街书会”[J];音乐探索;2009年01期

8 高喜军;;不散的书场——马街书会的魅力[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7期

9 刘伟;;马街书会研究综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爱珍;;“马街书会”初探[J];黄河之声;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岩;大连夏季淘书会特价书多人气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刘悠扬;“深圳晒书会”形象正式对外发布[N];深圳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崔成泉;今日马街书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佳欣;青岛赏书会:市民周末好去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林琳 胡序 本报记者 秦玉;淘书会上“淘”到什么?[N];大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董大汗;700岁马街书会如何老当益壮[N];中国艺术报;2012年

7 丁需学;马街书会:凋零中追求新生[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冉茂金;马街书会七百年不衰的曲艺集市[N];中国艺术报;2002年

9 何辛年;迷人的马街书会[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青年河;胡集书会[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玉;民间艺人、书会传承与乡民社会[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晨义;“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及其生存现状的考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霞;中国民间书会马街书会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王青;马街书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侯利朋;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艳龙;在非遗保护下的胡集书会景观设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7 马强;关于河南马街书会起源的音乐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郝沛然;音乐与养家糊口[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段宝君;田野上的聚会[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间书会马街书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77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