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丁果仙晋剧须生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7:14

  本文关键词:丁果仙晋剧须生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丁果仙是晋剧舞台上第一个挂髯口的坤角,以其光彩夺目的光芒荣耀晋剧艺坛,是晋剧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在其将近50年的艺术生涯中以艰苦卓绝的艺术劳动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艺术财产,其创立的“丁派唱腔”在晋剧艺坛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十生九丁”之说,丁派须生也成为晋剧流派中最有流传力和影响力的一支。但是十年浩劫,造成了这颗艺术硕果过早地凋谢,有关她的资料几乎全部遗失,仅留下了零星记载。笔者多方搜集资料分析研究,通过对其徒弟以及其接触过的人调查、了解,尽可能的把丁果仙以及丁果仙的唱腔艺术从音乐学的角度较为完整的呈现。权为振兴晋剧以及山西文化的志士仁人提供点滴研究资料,也为丁果仙这位过早凋零的艺术巨擘尽自己的点滴心意。 本文大致从三个方面入手:一、系统梳理丁果仙一生的艺术经历,分析其丁派唱腔成形的原因。二、从唱腔、念白、表演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其丁派唱腔的风格特征。三、对于其一生的艺术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于丁派唱腔的形成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丁果仙 晋剧 须生 唱腔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第一章 丁果仙艺术历程概述12-19
  • 第一节 潇洒飘逸的晋剧须生艺术12-13
  • 第二节 丁果仙与晋剧的一生情缘13-19
  • 一、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丁果仙与晋剧的“相识”14-16
  • 二、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丁果仙与晋剧的“相恋”16-17
  • 三、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丁果仙与晋剧的“相守”17-19
  • 第二章 丁果仙须生艺术的风格特征19-42
  • 第一节 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的唱腔19-37
  • 一、 润腔分析19-33
  • 1、音高润腔20-27
  • 2、音色润腔27-29
  • 3、速度润腔29-31
  • 4、力度润腔31-32
  • 小结32-33
  • 二、 代表性唱段音乐分析33-37
  • 1、《空城计》诸葛亮唱段33-34
  • 2、《打金枝》唐代宗唱段34-35
  • 3、《卖画劈门》白茂林唱段35-36
  • 小结36-37
  • 第二节 声情并茂、一字千钧的念白37-39
  • 第三节 唱作俱佳、精益求精的表演39-42
  • 一、 惟妙惟肖的模仿力39-40
  • 二、 功底、戏路的宽泛力40
  • 三、 人物内心的洞察力40-42
  • 第三章 丁果仙的艺术成就42-53
  • 第一节 对晋剧须生唱腔的改革42-47
  • 一、 【四股眼】唱腔的改革42-44
  • 二、 板式布局的变革44-45
  • 三、 兄弟剧种的吸收融化45-47
  • 第二节 丁派唱腔的确立47-50
  • 一、 丁派唱腔47
  • 二、 丁派须生形成原因47-50
  • 第三节 丁派继承人的培养50-53
  • 一、 广收门徒、倾囊相授50
  • 二、 思想先进、有法可循50-51
  • 三、 既是慈母、也为严师51-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5
  • 附录一55-64
  • 附录二64-66
  • 附录三66-67
  • 附录四67-68
  • 附录五68-70
  • 附录六70-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光钰;戏曲声腔的传播[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江明`,

本文编号:294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4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