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校园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建构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28 22:29
  自19世纪末以来饱含探索激情的校园戏剧,始终是青年一代关注社会、表达自身思考、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艺术活动。校园戏剧以其前卫性、教育性和建构性不断推动戏剧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在中国现代戏剧的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校园戏剧的前卫性使其成为探索戏剧各个阶段发展的先锋。具有世界眼光的我国留学生,在学习世界文化中意识到了中国戏剧迫切需要注入新观念、新形式,创先开始了“文明新戏”的尝试,拉开了现代戏剧的序幕。“五四”戏剧论争确立了现代戏剧“为人生”的写实主义风格和以“社会问题剧”为主的戏剧类型。校园戏剧者进行了大胆设想和实验,探索多元的现代戏剧美学特征和艺术形态。其次,校园戏剧的教育性,确立了戏剧所担负的社会教育使命,包括学校教育、民众教育、救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校园演剧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民众教育中,走向社会的校园戏剧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传播舞台,抗战时期校园戏剧又成为救亡教育的先锋和主力。最后,从建构性来讲,校园戏剧建立了有别于传统戏曲和外国戏剧的中国现代戏剧范式。校园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提供了多种戏剧范式,如写实主义戏剧、现代喜剧、浪漫主义戏剧等。经过校园演剧的长...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导论
    (一) 校园戏剧的界定
    (二) 校园戏剧的历史发展轨迹
    (三) 选题的意义
二、前卫性:探索戏剧发展的先锋
    (一) 春柳社走出"文明戏"第一步
    (二) "五四"戏剧指向现实人生
    (三) 多元化戏剧探索
        1.爱美剧:业余的、爱美的
        2.校园现代派戏剧探索
        3.国剧运动:戏剧民族化
三、教育性:赋予戏剧社会功能
    (一) 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
        1.转型社会的选择
        2.以社会教育为己任
    (二) 学校教育
    (三) 民众教育
    (四) 救亡教育
四、建构性:构建中国现代戏剧范式
    (一) 剧本范式
        1.校园剧本演变
        2.写实主义戏剧:以《贫民惨剧》、《新村正》为代表
        3.现代喜剧:以丁西林、熊佛西剧作为代表
        4.浪漫主义戏剧:以郭沫若、田汉剧作为代表
    (二) 校园戏剧集大成作品:《雷雨》
        1.曹禺成长于校园演剧
        2. 《雷雨》成熟于校园舞台
        3. 《雷雨》的范式意义
    (三) 现代导演体系的构建
        1.导演中心化
        2.表演现代化
        3.导演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73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73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