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人民戏剧》(1976-1978)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1:14

  本文关键词:《人民戏剧》(1976-1978)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国性戏剧杂志和中国戏剧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人民戏剧》的发展与变迁,彰显并影响着全国戏剧创作、戏剧评论和戏剧理论的方向。同时,作为特殊年代的文艺期刊,《人民戏剧》在刊载戏剧作品、戏剧评论,讨论重大理论问题的同时,也承担着宣传阐释党的文艺政策、方针,甚至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职能。本文以1976—1978年的《人民戏剧》为研究对象,以“文革”结束为标志,分析“文革”结束前后《人民戏剧》在内容与题材、外部形态与栏目设置上的继承与变迁,同时指出与新时期戏剧的区别,突出华国锋执政时期《人民戏剧》的历史特点、意义与价值。作为“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1976—1978年的《人民戏剧》,整体上呈现出既有历史遗留局限,又有文艺归正复位,发出新时期新变前先声的过渡特点。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民戏剧》历史变迁及其停刊复刊历史背景的梳理。通过纵向梳理《人民戏剧》的历史变迁,理清刊物来龙去脉。透过对刊物停刊复刊历史背景的分析,突出特殊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文艺刊物的重大影响。第二部分以“文革”结束为标志,对比分析《人民戏剧》“文革”结束前后的主要内容与题材,探讨《人民戏剧》的推进演化过程,展现其过渡时期的特点。“文革”结束前,刊物主要内容与题材是:表现阶级斗争,特别是党内路线斗争,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和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文革”结束后,刊物主要内容与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揭批“四人帮”,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反映三大革命现实斗争以及恢复上演优秀传统剧目,恢复戏剧艺术家名誉。第三部分通过毛主席语录、报道·调演、戏剧常识简介、戏剧随笔、戏剧创作及导表演经验、读者来信等具体专栏设置、专题活动的对比,展现《人民戏剧》外部形态在“文革”结束前后的区别与变化。通过对比可见,“文革”结束后,整体上坚持的仍是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但是开始淡化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工具论的一面,强化艺术规律的一面,正是这些差异,逐渐将“文革”文艺拨乱反正。第四部分分析《人民戏剧》的历史价值、意义与局限。1976—1978年的《人民戏剧》,其历史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这一时期的《人民戏剧》,可以考察“文革”末期、拨乱反正时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特殊时期的戏剧运动、戏剧思潮、戏剧创作的变迁与转折,从而剖析华国锋执政时期文艺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关键词】:《人民戏剧》 “文革” 继承 新变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3;J8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2
  •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10-11
  • 1.1.1 文学史、戏剧史研究10
  • 1.1.2 同时段其他刊物研究10-11
  • 1.2 《人民戏剧》研究价值与意义11-12
  • 2 《人民戏剧》的基本状况12-14
  • 2.1 《人民戏剧》历史变迁12
  • 2.2 《人民戏剧》的复刊背景及复刊表述12-14
  • 3 1976—1978年《人民戏剧》的主要内容与题材14-29
  • 3.1“文革”末期的《人民戏剧》14-19
  • 3.1.1 表现阶级斗争,特别是党内路线斗争14-16
  • 3.1.2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16-17
  • 3.1.3 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17-19
  • 3.2“文革”后的《人民戏剧》19-29
  • 3.2.1 揭批“四人帮”20-25
  • 3.2.2 怀念领袖,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25-27
  • 3.2.3 反映三大革命现实斗争27
  • 3.2.4 恢复上演优秀传统剧目,恢复戏剧艺术家名誉27-29
  • 4 1976—1978年《人民戏剧》的外部形态与栏目设置29-39
  • 4.1“文革”末期的《人民戏剧》29-32
  • 4.1.1 毛主席语录29-30
  • 4.1.2 报道·调演30-32
  • 4.2“文革”后的《人民戏剧》32-39
  • 4.2.1 戏剧常识简介32-33
  • 4.2.2 戏剧随笔33-35
  • 4.2.3 戏剧创作及导表演经验35-36
  • 4.2.4 读者来信·简讯36-39
  • 5 《人民戏剧》(1976—1978)的历史价值、意义与局限39-51
  • 5.1 突显过渡时期戏剧文学的历史特点与局限39-46
  • 5.1.1 恢复“双百”方针,归正戏剧文艺39-41
  • 5.1.2 批判“四人帮”,肃清“文革”流毒41-43
  • 5.1.3 延续批评模式,遗留历史局限43-46
  • 5.2 发出新时期新变前的先声46-51
  • 5.2.1 于无声处听惊雷47-48
  • 5.2.2 政治转向,刊物改版48-51
  • 6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民戏剧》1983年起恢复《戏剧报》原名[J];戏曲艺术;1982年04期

2 ;《人民戏剧》一九八三年起恢复《戏剧报》原名[J];剧本;1982年12期

3 布而;“人民戏剧”忠实的承传者——以《胡可戏剧杂文》为钥匙解读胡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陈炳;门外戏谈[J];人民戏剧;1977年07期

5 ;乘东风 鼓干劲 戏剧战线战鼓催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人民戏剧》题字庆祝大会记实[J];人民戏剧;1978年02期

6 ;读者来信摘登[J];人民戏剧;1982年12期

7 ;“人民戏剧”新提法[J];中国戏剧;1999年05期

8 海孟哥·皮斯华;印度人民戏剧协会阿萨姆省主席给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函[J];戏剧报;1955年03期

9 方杰;要让后来者居上[J];人民戏剧;1979年04期

10 张庚;张庚给编辑部信[J];人民戏剧;1980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玲;《人民戏剧》(1976-1978)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人民戏剧》(1976-1978)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454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6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