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我国传统戏曲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与启示——以《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18 15:10

  本文关键词:我国传统戏曲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与启示——以《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学在美英传播的经典。它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文本传播与舞台传播。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日益加大,审视《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情况有助于更好反思我国戏曲文化输出中的关键因素并思考更好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牡丹亭》 戏曲文学 翻译 戏曲传播 多元传播
【分类号】:H315.9;I046;J805
【正文快照】: 中国戏曲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地方曲目在美英国家传播中的相对边缘化地位。在关注文化共计300余种,是中国民族文学的独特代表。戏曲对外传播的当今中国,分析《牡丹亭》在英语世界文学的传播也不局限于一国一域,自诞生之初,就传播的特征及效果有助于反思西方世界对我国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璐夷;;我国传统戏曲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与启示——以《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J];中国出版;2016年09期

2 张雅凌;;大学生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的构建——基于文化传播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8期

3 何继红;;主体间性视野下大众传媒和社会受众间的关系探究[J];山西青年;2016年08期

4 赵丽芳;古力米拉·亚力坤;;新疆媒体对中亚的传播策略分析[J];当代传播;2016年02期

5 李韵;胡晓;;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汉语国际传播有效性思考[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01期

6 石依敏;;新闻报道对广场舞文化形象的建构[J];东南传播;2016年02期

7 王霞;;跨文化视野下网络国家形象片分析[J];今传媒;2015年12期

8 强金国;;唐宋时期汉文文献对回族先民的认知——以胡客、蕃客、海獠为例[J];回族研究;2015年04期

9 刘婷;;新媒体“接触区”中MOOC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9期

10 凌来芳;;越剧跨文化传播中外宣翻译的若干思考[J];海外英语;2015年1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新雷;白先勇;;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J];文艺研究;2007年03期

2 陆士清;;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现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顾彬;王祖哲;;“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J];读书;2006年07期

4 黄玉顺;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J];中国哲学史;2003年02期

5 孙向晨;莱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及其对本体论的批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致铭;苏永莉;;“大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省民;;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J];戏剧文学;2007年01期

3 张淼;;论《牡丹亭》对情的塑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张筱梅;;《牡丹亭》在明清时期闺阁女性中的传播[J];长江论坛;2007年03期

5 张筱梅;;论才女读者群对《牡丹亭》的接受[J];天府新论;2007年05期

6 赵天为;;曲谱中的《牡丹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省民;黄来明;;《牡丹亭》评点的传播学意义[J];四川戏剧;2008年06期

8 王宁;;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J];戏剧艺术;2008年03期

9 陈娇龙;;《牡丹亭》的禁毁与传播[J];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赵莱静;报春第一枝——元月十日重看上昆新《牡丹亭》有感[J];上海戏剧;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静文;;至情至性杜丽娘 美轮美奂《牡丹亭》 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白先勇;单昕;;姹紫嫣红《牡丹亭》[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3 李美恩;;板东玉三郎之《牡丹亭》[A];中国演员(2011年第1期总第19期)[C];2011年

4 赵征军;;“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涛;《牡丹亭》为何赢得青年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韩胜宝;苏州赶排中日版《牡丹亭》意欲亮相北京奥运会[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赵忱;昆曲《牡丹亭》正在被“芭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张正海;舞剧《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受好评[N];文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谢婧;电视剧《牡丹亭》合作拍摄签约仪式举行[N];抚州日报;2008年

6 吴伟忠;邮园奇葩《牡丹亭》[N];中国商报;2004年

7 记者 尹春芳;续写《牡丹亭》完构“书立方”[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金涛;看《牡丹亭》何以在当代上演“还魂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周倩茜;实景版《牡丹亭》梦回昆山[N];光明日报;2012年

10 宁波大学 黄敏学;春梦迢遥《牡丹亭》[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2 张雪莉;《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璐;《牡丹亭》修辞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孟聪;梅兰芳访美与青春版《牡丹亭》访美的比较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

3 张元农;《牡丹亭》题序传播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田甜;《牡丹亭》的明清女性读者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原辉;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牡丹亭》[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赵雅琴;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汪妍;美国汉学界的《牡丹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宁;传播学视野下的《牡丹亭》[D];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

9 何晨杰;《牡丹亭》副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颖;《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传统戏曲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与启示——以《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459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c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