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

发布时间:2016-06-25 03:00

  本文关键词:论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

  •     虽然“戏剧教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幼教界较少被使用,但我们熟悉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情景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演出”其实都属于“戏剧教育’?的范畴,且体现了“戏剧教育”的两种不同取向:一是把戏剧作为艺术, 一是把戏剧作为教与学的手段或媒介。我们在近十年的探索中力图.将儿童、戏剧和教育三者作为和谐对话的生态关系来考察,以融合,的取向来阐释与实践儿童戏剧教育,把戏剧既作为艺术也作为教与学的手段,并将“儿童戏剧教育”界定为:在激发儿童创作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儿童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幼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这一界定充分考虑到我国戏剧教育重“戏剧表演”的已有经验与思维习惯,也借鉴了西方儿童戏剧教育重“戏剧创作”的合理要素,并充分关注了儿童自身对于戏剧语言与生俱来,的喜好与发展的需求。
        在研究中,我们将儿童戏剧教育的内容体系分为“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个组成部分。“戏剧表达”是指儿童在假想的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戏剧表达从感知、模仿、造型、控制、想象和情感等六个方面展开。“戏剧创作”是指儿童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虚构的情景中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行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戏剧创作与戏剧表达相比,增加了情节和场景两个要素。“戏剧表演”是指具有想“演给别人看”欲望的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可多次传递的、不断丰富的舞台性戏剧作白,从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戏剧艺术活动。我们所说的儿童“戏剧表演”包括音乐剧表演、哑剧表演、偶戏表演和话剧表演。对于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来说,小班以戏剧表达为主,初步开始戏剧创作;中班以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为主,初步进行戏剧表演;大班在进一步完善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的基础上,丰富戏剧表演。
        那么,在儿童戏剧教育中,“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个方面的内容应以何种形式组织与实施呢?基于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我们通过研究提。出了儿童戏剧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主题式、渗透式、区域式。

    一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是指围绕某一主题,随着儿童戏剧经验整合与提升的进程,由师幼共同建构一系列戏剧活动,从戏剧表达开始,到戏剧创作,最终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的一种儿童戏剧教育组织形式。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的主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一是事件,三是想法。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中的系列戏剧活动因主题而联系在一起,并且使儿童的戏剧经验彼此产生联系,从而在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者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的通道。现以“小鸭的故事”这一中班戏剧主题活动为例(见表)加以说明。
        “小鸭的故事”这一戏剧主题活动来自音乐作品《迷路的小。花鸭》,选择该主题韵理由怠:谄先,该音乐作品不仅有情。节,还有一定的戏剧冲突——小鸭迷路后怎样才能找到妈妈,适宜开展戏剧创作;其次,小鸭的散步、游泳、吃虫子的动作以及不同情感的语言表达恰恰可以用来开展戏剧表达;最后,歌唱的形式可以转换为音乐剧表演.,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以“诗、乐、舞”的音乐剧样式进行表演。
        整个系列戏剧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随着儿童戏剧经验的整合和提升而展开的,以戏剧表达为开端,逐步增加戏剧创作的成分,最后通过音乐剧表演将在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中积累的.戏剧经验统整起来,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习相关的戏剧要素。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的前期以戏剧表达为主,幼儿不需要进行情节的创编与表演,只要通过扮演小鸭,用肢体动作与声音表现小鸭出生、跟妈妈一起散步、‘跳水等动作。其中每个具体活动涉及不同的戏剧要素,例如"母鸭带小鸭”活动所运用的’戏剧表达要素是“模仿”,但是教师并没有让幼儿直接模仿自己的动作来扮演小鸭;而是自己扮演母鸭,让孩:子们扮演小鸭,“母鸭”带领,“小鸭们”或伴随着音乐,或唱着歌曲;,来模仿“母鸭”走路、游泳‘吃虫子的动作。在戏剧主题活动开展的中期,戏剧创作逐步渗透到戏剧表达中;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感知‘情感等戏剧表达要素的添加,幼儿对角色、情节和场景的戏剧创作会更感兴趣。在“迷路的小花鸭”“小.鸭捉蝴蝶”“小鸭找妈妈”“谁来了”“/J\‘鸭盖房子”等活动中,幼儿。开始创作母鸭、小鸭、各种小动物等角色的外形和动作特点,接着创作小鸭迷路前、迷路时以及迷路后的情节发展,最后进一步创作戏剧发生的场景(小鸭的家、池塘、小树林等)。在戏剧主题活动的结束阶。段,幼儿表演j‘迷路的小花鸭”音。乐剧,他们在不经过排练的情况下,自觉地将先前的戏剧经验统整起来,愉快地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戏剧作品。’虽然前面几个小组的表演还不是那么熟练,但是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后面几个小组的表演就越来越生动、有趣了。。.,,随后在表演区里,教师投放相应的材料,继续满足孩子们表演的需要。幼儿通过这一系列戏剧活动逐步’建构起来的戏剧经验有助于幼儿最终进行戏剧创作与表演。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戏剧主题活动不太可能涉及所有戏剧要素的学习,我们更为重视的是JL童戏剧经验与戏剧要素的有机融合6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安排要做到少而精,‘每个学期各个年龄班可以安排1_2个戏剧主题活动,一般小一班的一个戏剧主题活动可以有4~5个系列戏剧活动,‘中班可以有7~10个系列戏剧活动,大班可以有10~15个系列戏剧活动,且应该集中在1—2周内完成。

    二 渗透式戏剧教育活动渗透式戏剧教育活动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媒介(或手段、工具)融入某一具体教学活动中,同时达成戏剧教育目标的一种儿童戏剧教育活

    [1] [2]  下一页


  •   本文关键词:论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1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