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01 20:04

  本文关键词:中国戏剧服饰中的图案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师范大学》 2012年

中国戏剧服饰中的图案艺术研究

张成良  

【摘要】:民族艺术是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生存的土壤之中。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和丰厚艺术土壤的大国。其中,中国戏剧服饰承载的传统元素最为完整全面,并相对稳定,其构成要素丰富而稳定,艺术加工臻于精美,艺术内涵积淀丰富,无不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而戏剧服饰中的图案更为讲究,在设计中创造出空间的、构成美感的可视形象,无不体现着自身“装饰性”的美学特征,无不体现出国家民族情结、刚健自强的精神、天人合一的理念、积极向上的入世精神等,以及中和之美、人伦之美、虚实之美、境界之美、流动之美、韵味之美等等,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它们是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精神信念的文化基础。这些提炼、浓缩、升华的图案艺术,,以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价值支点,是我国文化身份象征的一部分。 中国戏剧服饰中的图案艺术,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信仰,又蕴含着人民的智慧。传承和创新,发掘和续接这些丰富、优良的民族文化遗产及传统艺术资源,开辟充满无限可能与生机的创新空间,使之在新的时代生根、吐露繁华,是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艺术产业战略的应有之意。 在后现代文化与艺术时代的全球化语境下,为了激活和转换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我们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去发掘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尺度,传达出本民族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富有价值的理性思考。把传统技艺或文化的积淀、营养活化为今天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传统文化结合当代创作而嬗变与定位的适应法则。即可满足满足本民族观众的审美期待,回应日常生活经验,又可以展示特色中国,在世界文化视域中获取认可或赞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81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文静;;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及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郑笠;;《庄子》意象创构的审美个性——《庄子》与《周易》、《山海经》构象方式差异研究[J];艺术百家;2008年04期

3 吴诗中;中国古代的设计文明与设计思想[J];装饰;2001年04期

4 李迎军;服装图案的物质性与精神性[J];装饰;2004年11期

5 张大新;;关于戏曲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费菲;;法律传统论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7 陶火生;我国小生产文化心理的近代转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蒲天村;;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储可可;;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10 梁君思;;生态治理视角下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的长效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6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10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启秀;潘广成;;“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要慎行[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2 辛治洋;当前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王鉴;;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南方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 实习生 王雅睿;[N];郑州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明江·阿布都热依木;维吾尔族图案艺术的美学渊源探[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杨琴琴;;西兰卡普图案艺术浅析[J];才智;2009年04期

3 李建国;;柯尔克孜族图案艺术分析[J];装饰;2007年09期

4 高阳;;浅析敦煌唐代壁画与彩塑中的织物图案[J];丝绸;2007年09期

5 袁仄;论服装设计中的造型线(续)[J];装饰;1986年01期

6 涂少辉;哈萨克族图案艺术[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程英;;图案的主题之一——吉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8 吴剑梅;;论畲族女性崇拜与女性服饰[J];装饰;2007年05期

9 闫政远;;本土化的维吾尔族装饰图案研究[J];装饰;2011年03期

10 岐从文,岐周;中华巫文化精灵漫游——苗族服饰挑花图案艺术赏析[J];装饰;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照宇;;蒙古族“搏克”服饰的美学特征[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门洋溢;;论汉画中服饰图像体现的阶级性[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犇;;羌族的民间美术与服饰[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4 张鹏;;艺术演艺服饰的魅力——为武汉市国际旅游节《楚河汉界》精品节目而作的服饰设计方案[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海派服饰与商业文化[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6 原祖杰;;服饰文化与社会变迁:以明代服饰变化为中心[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克松;;水族服饰文化与生态环境初论[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8 陈瑞金;;谈普米族服饰的形成[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吴正彪;;论水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调适与价值取向[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10 黄美椿;;略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头饰[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振鹏;[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陕西历史博物馆 王彬;[N];中国文物报;2004年

3 陈万丰 夏岐泓;[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喻平;[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张照原;[N];人民日报;2006年

6 彤晖;[N];中国服饰报;2007年

7 郭立;[N];商务时报;2008年

8 胡丹;[N];中国特产报;2009年

9 葛十宏;[N];国际商报;2009年

10 记者 唐临江 通讯员 李志科;[N];昌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越;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中的服饰表现[D];东华大学;2010年

2 金圣角;美中社会日常生活文化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芦苇;潞绸技术工艺与社会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艾山江·阿不力孜;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5 何芳;清末学堂中的身体规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微;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付爱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D];中山大学;2002年

9 张犇;四川茂汶理羌族设计的文化生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田荣军;社火文化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晚清上海书寓长三的服饰形象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罗玮;汉世胡风:明代社会中的蒙元服饰遗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董颖伯;太原龙山元代道教石窟男性服饰的时代特点[D];山西大学;2010年

4 伊涛;清末民初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商丽娜(Sandra L. Palacio V.);对权力的阐释中国和西班牙皇家服饰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好;中西方服饰营销之比较研究——试论西方新概念营销理念在我国服装业的应用及推广[D];苏州大学;2001年

7 崔香顺;新探未来服饰壁画的生存空间[D];延边大学;2004年

8 师歌;买手型服饰店铺的品牌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刘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辨析与现象反思[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翼;潮流服饰品牌的发展与传播[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戏剧服饰中的图案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