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演奏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1:08

  本文关键词: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演奏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d小调恰空》是意大利作曲家费鲁契奥·布索尼(F erruccio Busoni,1866-1924)根据巴赫《六首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中d小调“恰空”改编而成,布索尼从和声、曲式结构以及复调技法等方面进行音乐重组,使巴洛克风格得到升华,同时深度挖掘了原曲的音乐表情,为巴赫《恰空》无标题音乐赋予了最新的带有布索尼气息的人生哲理,给尝试进行演奏的诠释者创造了更加广阔的遐想空间。在学习、对比、演奏这首规模庞大的《d小调恰空》中,笔者产生了许多学习感悟,值得自己继续深入研究。全文共分成四个章节,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从“恰空”入手,介绍音乐大师巴赫、布索尼以及他们的音乐创作状况。第二章是对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音乐研究,分析其主体、旋律题材类型、结构、和声织体以及踏板的运用。第三章为两位演奏家的演奏对比,笔者通过速度、主题、踏板几个方面,将意大利钢琴家米凯兰杰利和俄罗斯钢琴家基辛的演奏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从听觉上分析两个版本的异同。第四章是笔者分享个人音乐会的演奏实践,在演奏中笔者借鉴了米凯兰杰利和基辛演奏中精华的片段,并通过第二章的音乐研究以及第三章两位音乐大师的演奏对比,从而产生属于笔者自己的二度创作,最后尝试分享笔者在演奏中速度的安排设计,难度技巧的解决方法,符合新古典主义的情感表现等。一千个演奏者,就有一千个布索尼《d小调恰空》,但大家在演奏《d小调恰空》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并且尊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希望通过比较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分享自己的演奏心得体会,让更多的音乐者了解布索尼与他的《d小调恰空》,从而在演奏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时产生更多的新思路。
【关键词】:巴赫-布索尼 d小调恰空 音乐研究 演奏实践 实践感悟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4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一、“恰空”、巴赫与布索尼10-14
  • (一) “恰空”的溯源10-11
  • (二) 巴赫与他的音乐创作11-12
  • (三) 布索尼与他的钢琴音乐创作12-14
  • 二、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音乐研究14-20
  • (一) 作品分析14-15
  • (二) 踏板的运用15-20
  • 1. 右踏板16-18
  • 2. 左踏板和中踏板18-20
  • 三、著名钢琴家对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权威演奏20-30
  • (一) 两位著名钢琴演奏家20-22
  • 1. 米凯兰杰利20-21
  • 2. 叶甫根尼·基辛21-22
  • (二) 对两位演奏家的演奏版本进行对比分析22-30
  • 1. 对演奏家权威演奏的整体进行对比分析22-26
  • (1) 从速度入手的对比分析22-25
  • (2) 从力度入手的对比分析25-26
  • 2. 对演奏家权威演奏的细节进行对比分析26-30
  • (1) 从乐句处理入手的对比分析27-28
  • (2) 从音量与音色入手的对比分析28
  • (3) 从节奏与速度入手的对比分析28-30
  • 四、个人对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演奏实践30-36
  • (一) 演奏速度的安排30-31
  • (二) 演奏技巧的解决31-33
  • 1. 演奏多声部旋律31
  • 2. 密集的八度旋律跑动31-32
  • 3. 远距离大跳跃32
  • 4. 由一大片和弦组成的旋律32-33
  • (三) 个人音乐会的演奏实践33-36
  • 1.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分析演奏实践33-34
  • 2. 从调整心态的方法探讨演奏实践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一) 专著类37
  • (二) 期刊类37-39
  • (三) 硕士论文类39-4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0-41
  • 致谢41-43

  本文关键词:巴赫—布索尼《d小调恰空》的演奏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83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