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约尔克·威德曼《第三迷宫》创作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5 11:47
  约尔克·威德曼的音乐将经典的转折,模糊的引用,对过去的致敬,和隐晦的借鉴融为一体,将它们编织成了复杂的脉络。其中,这些借鉴包括巴赫以及与威德曼同时代的作曲家,威德曼的音乐将这些元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新奇的有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的音乐手法仅仅只是演奏的基础,这里的旋律在上一分钟还略显尖锐,下一分钟就慢慢地变得柔和,梦幻,抒情。在这里,我们几乎不需要担心他的音乐作品会侵犯到过去神圣的音乐名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愚笨的人”,他尴尬地笑着说道,“作为一个演奏者和创作者,我每天都会接触到这些杰作”,“我很喜欢它们,所以我也会写出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它们的喜爱”。本文以约尔克·威德曼《第三迷宫》(为女高音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分析,总结出作曲家在该作中的音高、节奏、音色方面的创作技术,全面论证威德曼特色鲜明的笔法。根据其在创作旋律过程中处理外音的特殊方式以及具有多层次创作结构的创作方法进行分析。笔者在诠释作曲家的创作过程时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而且针对音乐中具有特色的音色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约尔克·威德曼与他的《第三迷宫》
    2.1 约尔克·威德曼生平
    2.2 《第三迷宫》创作背景
3 《第三迷宫》创作技术分析
    3.1 音高技术
        3.1.1 音高组织
        3.1.2 音高布局
    3.2 节奏技术
        3.2.1 节奏组织
        3.2.2 节奏布局
    3.3 音色技术
        3.3.1 音色组织
        3.3.2 音色布局
4 《第三迷宫》在约尔克·威德曼“迷宫”系列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配器新说(上)[J]. 于京君.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9(01)
[2]音色与节奏在利盖蒂大提琴协奏曲中的运用及其结构意义分析(上)[J]. 陈鸿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3]利盖蒂微复调写作技法初探[J]. 陈鸿铎.  中国音乐学. 2003(01)
[4]二十世纪复调音乐中的节奏思维[J]. 于苏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01)
[5]论节奏的组织与结构——卡特《木管四重奏》练习曲NO.7中节奏的分析与认识[J]. 张巍.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6]利盖蒂与他的《大气》[J]. 朱建.  音乐爱好者. 1994(05)



本文编号:3702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702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