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史上的夷夏之辨与儒佛道合流——兼论佛教琴乐理论与义学中国化之异同

发布时间:2024-05-23 05:22
  中国历史上的夷夏之辨问题不仅影响了佛教传入中国,而且在中国古琴文化史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先秦时期儒、道音乐观所奠定的对音乐礼乐教化功能的重视与德性伦理内涵的赋予,使得古琴不再仅仅作为乐器,而是以承载着中国之道的"道器"身份呈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的传入遭遇了夷夏之辨在音乐文化上的争议,这其中既有双向性的华、梵互相排斥,也有共同的互相学习的交融现象,既丰富了中国琴乐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琴乐理论,并在古琴文化的发展中呈现了儒佛道合流现象。中国佛教琴乐是佛教中国化的一部分,较之于佛教义学的中国化,其既在理论形式上有着"义学格义"与琴乐"移植"现象的相似性、义学的佛化儒道经典与琴乐"嫁接"现象的相似性,也有着在理论内容上共同的儒家伦理化与道家、道教审美上的相似性;以及,在二者中国化的进程展开、理论建构的理性与音乐的感性直觉方式、佛教中国化的地位与面对对象上都有着明显不同。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先秦儒道音乐观与古琴的“道器”内涵
    (一)《乐记》与儒家音乐观
    (二)《老》《庄》与道家音乐观
    (三)古琴“道器”内涵
二、华梵音乐的夷夏之辨与古琴儒佛道合流
    (一)魏晋佛夏之辨下的华梵音乐双向排斥
    (二)魏晋佛夏之辨下的华梵音乐双向交融
    (三)佛教琴乐理论建构与儒佛道合流
三、佛教义学与琴乐理论建构中国化比较
    (一)移植与嫁接:形式相似性
    (二)儒家化与道家道教化:内容相似性
    (三)佛教义学与琴乐理论中国化之不同
结 语



本文编号:3981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981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