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中美声唱法的影响和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4-09-16 20:47
【摘要】 在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长河中,美声唱法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美声唱法一词出自意大利语Bel canto,是从西方宗教音乐的背景中诞生的,最早源自"阉人歌手"。随着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本文就此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美声唱法; 国内声乐艺术; 影响; 发展;

    前言
  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从产生的远古时期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员的中国民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不同文化的影响之后,现在呈现出来的民歌的演唱方式已经与最初的演唱方式有所不同。这其中,中国民族唱法就受到了美声唱法的影响。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但现如今美声唱法已经影响了多个国家的演唱方法。一首声乐作品的呈现效果,不仅与作曲家的创作息息相关,更与表演者的二度创作离不开。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作为两者不同的唱法,但实际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关系。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浅谈美声唱法对中国民族唱法的影响。
  1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声乐的溯源
  1.1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唱法之一。从产生至今,演唱艺术为了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歌唱家们致力于研究出更美妙的声音,就产生出了现如今观众所欣赏到的美声唱法。在现在的歌剧、清唱剧等音乐体裁中,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要素[1]。
  使用美声唱法的所表现的声音特点是浑厚、有力量的,这与这种唱法所使用的共鸣腔、喉头位置以及发声位置是分不开的,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为美声唱法提供了坚定的支持,使得音色呈现出圆润、饱满的效果。美声唱法所演唱的效果是使其成为独特的演唱方法。
  1.2中国民族声乐
  严格来说,中国的民歌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投足以歌八阙”,在那时起,就已经能够看到民歌的存在。从宏观上看,中国的民族声乐是指的,全国56个民族各个民族以及各个省份的地区的人民的演唱,也就是包括了各地的民歌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戏曲、曲艺和歌剧这几个方面。但就现在所说的民族声乐唱法这一词,更多的是指的国内专业的音乐院校内进行的民族声乐的学习,这一专业是在吸收了西方的美声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独特的艺术文化,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艺术形式,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则是采用的微观上来看民族声乐。
  现如今民族声乐唱法,多指专业院校内的民族声乐专业。虽说,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民歌不同于之前的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民歌,但是却继承融合了传统音乐的特点。除此之外,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建立在美声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学习了美声的发音方法和技巧,再蕴含传统音乐文化底蕴,形成了中国现代独树一帜的民族音乐风格,形成了符合现代听众品味,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如今的艺术歌曲、民族歌剧、新民歌创作歌曲等等无不体现新时代的精神产物[2]。
  2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2.1语言风采
  演唱艺术不同于器乐艺术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语言,因此声乐能够更好的表达情感,通过自身的发音乐器,来阐释音乐中的内容情节和情感。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语言本身就有复杂的声韵,演唱者在发音的时候其实就有其内在的音乐性,即使不借助旋律,语言凭借声韵的变化也可以表现各种情绪。演唱的基础除了旋律的起伏之外,就是将语言和音乐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形象。
  2.2即兴润腔
  歌曲是由音乐和语言共同组成的艺术,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以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音色,这种音色经过百年的积累,已经沉淀成不仅我国听众乐于接受的声音,而且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爱好音乐的人的追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有一种特有的手法,就是在演唱旋律时,围绕着旋律线条随意唱出的时值和音高不固定的“短小”音符,也就是润腔。一首同样的歌曲,有两个不同的歌唱者来演唱,他们所采用的润腔多数不会相同,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他人而毫无创造性,可以说这次的演唱就便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他人的复制了,这就要求演唱者要了解所唱歌曲的地区特点以及生活风俗习性,与西方美声艺术相比,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采用的是“无音不饰,无腔不润”,可见,润腔在民乐声乐中的地位。
  2.3表演生动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美声艺术歌曲演唱的表演,歌唱者的演唱体态基本保持原地不动,尽管美声歌剧也是演唱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演唱者都保持体态的相对稳定,而中国的演唱习惯则是以“移步换形”来配合歌声阐释歌曲的内容,一方面是使得表演更生动,另一方面也摆脱“一动不动”的尴尬局面,这样的表现形式更深入人心。
  2.4生活内容
  中国的民族声乐歌曲,表现的内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歌曲中经常能够看到艺术化了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习俗。将这种稀松见惯的生活化和艺术化相结合的歌词来经由表演者表现出来,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更容易找到共鸣。
  3美声唱法对中国民族唱法的影响
  3.1民族唱法吸收了美声演唱方法
  尽管中国美声唱法产生的时间要晚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歌,但学院化的民族唱法的产生的确是吸收了美声演唱的方法。在美声演唱的发音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民族唱法。
  美声演唱通常给人充满力量的感觉,而民族演唱则通过生活化的内容,用甜美的声音演唱人们所听的懂的音乐内容。从发音的位置来看,美声的声音位置要靠后,声音顺着咽腔壁到达头腔,人的整个身体在演唱中都充当了乐器的组成部分,因此美声演唱出的音响效果,很好的体现了共鸣[3]。而民族唱法的发音位置则要比美声要靠前,最终声音发出的位置就像是从眉心唱出,这样的音响通亮,更具穿透力。民族唱法一改以前的“原生态”发音方法,将美声唱法融入到其中,使得演唱方法更为科学。
  3.2表演形式的借鉴
  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西方的音乐文化就开始大量涌入中国的文化市场,中国的音乐形式对西方的音乐表现形式就开始汲取养分[4]。例如西方的歌剧、舞剧这些表演形式,与中国的民族声乐以及中国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国的民族歌剧这种表演形式。
  4结语
  通过上文的总结,可以看到,不论是美声唱法还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两者都是极具特色的演唱方法。美声唱法对中国的民族演唱产生了影响,从而将美声唱法的科学演唱方法与民族演唱结合起来,完善了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但我们不应该对西方的音乐文化盲目的追求,应当是找寻适合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的方法融入其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的音乐质量,相信在日后的发展中,民族声乐与各种优秀的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还有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9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