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男高音唱高音难的生理及技术原因调查

发布时间:2017-03-21 23:03

  本文关键词:男高音唱高音难的生理及技术原因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男高音唱高音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许多声乐学生、年轻的歌唱家、声乐教师们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正如男高音high C之王帕瓦罗蒂先生所说“可能整个晚上都唱得不好,但只要充满信心的唱出high C,听众马上会原谅你在世上所发生的一切。相反,也可以整整三个小时唱得像天使一般,但是一个唱糟了的高音就会酿成惨剧”。可见男高音的高音若唱好了无论对歌手本人还是对听众来说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激动、满意的事情,若唱砸了对歌手本人来讲意味着失败,对听众而言意味着失望。如何唱好high C就成了很多男高音梦寐以求、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很多声乐教师喜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目的:作为艺术嗓音研究者,有一个与声乐教师截然不同的研究角度,就是可以通过嗓音临床检测发现学生或歌手的生理条件与其所唱声部之间的匹配情况以及与唱高音难易程度的关系、嗓音疲劳及其声带受损的情况,无论匹配或不匹配、条件好或条件不好唱好、唱不好高音的技术原因又有哪些,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嗓音临床检测、歌唱状态评估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1.30名男高音学生中,自述高音不方便的17人,占56%,通过歌唱状态评估结果测试,高音不方便者22人,占73%,方便者仅8人,占27%。 2.通过对30名男高音学生嗓音临床检测结果看,声部不匹配者27人,占90%,完全匹配者3人,占10%。 3.从27名声部不匹配的男高音学生的嗓音检测结果看,会厌与声部不匹配者16人,占59%;声带与声部不匹配者15人,占56%;声道与声部不匹配者11人,占41%;话声音高与声部符合率较高,23人,占77%。 4.22名唱高音困难的学生中,有18人参与了呼吸方式和姿势状态的评估,结果显示没有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式的有15人,占83%;姿势状态不好者15人,占83%;而通过对22名唱高音困难的男高音学生歌唱时喉头是否稳定的情况看,不能保持稳定者16人,占73%,这与唱高音方便者中呼吸方式良好、姿势状态良好、喉头稳定所占比例较大形成明显差异。 5.30名男高音学生自述换声点在f2/#f2/g2的有22人,占73%。 6.30名男高音学生自述的平均身高1.79m,超过全国人口普查男性的平均身高。 研究结论:1.在音乐学院男高音学生中,唱高音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从问卷调查(17人)、歌唱状态评估、还是所唱高音情况(22人)来看,高音困难者的比例(56%、73%)远远超过高音方便者的比例,这说明男高音唱高音难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大问题。 2.男高音唱高音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客观的物质基础既生理条件。从本次研究结果看,生理条件不匹配者远远超过生理条件匹配者(90%/10%),其中条件好仍然唱不了高音的也大有人在,这与他的主观能动性差和歌唱状态不好都有关,而那些条件不好经过长期的、科学的训练,获得高音者也为数不少。这就为我们的声乐教学、招生选材、发声训练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哪里挑选到嗓音条件好又喜欢歌唱的人呢?当生理条件不匹配者又是应当如何训练他们的高音呢? 3.生理条件不匹配者的情况十分复杂,从比例情况看腔体、会厌不匹配者多于声带不匹配者,而声带不匹配者多于声道不匹配者,说明声道符合率高于声带的符合率,这与前辈冯葆富教授的观点是相符的。至于这其中哪种不匹配对发高音影响更大,笔者推测腔体、会厌偏大对发高音的影响要大于声带偏大者,因为改变腔体、会厌的形状的肌肉控制不如声带张力的肌肉控制容易,这个问题值得声乐教师、艺术嗓音医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4.由于绝大多数男高音的生理条件存在各种不匹配,这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每一种不匹配,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来帮助他们解决好唱高音难的问题,是声乐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5.在唱高音困难者中,呼吸方式不好、姿势不好的比例高达83%,这说明呼吸和姿势状态的好坏对发高音是有影响的,在声乐训练中,调整和训练好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方式和歌唱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6.在唱高音困难者中,喉头不稳定的比例为73%,这进一步说明喉头不稳定对发高音也是有影响的,在声乐教学中,训练学生保持好喉头的稳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7.从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看,北方20岁左右的男性平均身高1.75m,南方20岁左右的男性平均身高1.72m,而本次研究的30名男高音学生的平均身高1.79m,说明音乐学院男高音学生的平均身高不仅高于南方男性的平均身高,也高于北方男性的平均身高,这与前人的观点认为男高音比较矮不符,这是否是造成男高音生理条件绝大多数不匹配的原因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8.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换声点、话声音高、声道与声部的符合率较高,因此这三项可以作为声乐教师分析判断声部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男高音 唱高音难 生理条件 不匹配 歌唱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7.92;J616.1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3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二、研究背景11-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18
  • 一、男高音唱高音难的原因13
  • 二、男高音的生理特点13-14
  • 三、解决男高音唱高音的技术方法14-18
  • (一) 中声区、换声区与高音14-15
  • (二) 真假声与高音15
  • (三) 面罩共鸣与高音15-16
  • (四) 咽音与高音16
  • (五) 气息压力与高音16-17
  • (六) 喉头位置与高音17
  • (七) 声带机能与高音17-18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步骤18-20
  • 一、研究对象18
  • 二、研究方法18
  • 三、研究步骤18
  • 四、研究内容18-20
  • (一) 问卷调查18
  • (二) 嗓音检测18
  • (三) 歌唱状态评估18-20
  • 第三章 调查和测试结果20-31
  • 一、一般情况和自述声部转换情况20
  • 二、问卷调查结果20-23
  • 三、嗓音临床检测结果23-28
  • 四、歌唱状态评估结果28-31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31-38
  • 一、一般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1-32
  • (一) 一般情况分析31
  • 1. 年龄31
  • 2. 身高31
  •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1-32
  • 1. 换声点、说话音高31
  • 2. 声部转换情况31
  • 3. 男高音类型31-32
  • 4. 热嗓时间过短或过长情况32
  • 5. 嗓子耐受力情况32
  • 二、嗓音临床检测结果和歌唱状态评估对比分析32-38
  • (一) 高音方便者的结果分析和讨论32-34
  • 1. 声乐学习年限33
  • 2. 歌唱方法33
  • 3. 声带机能33
  • 4. 咽壁力量33-34
  • (二) 高音不方便者的结果分析和讨论34-38
  • 1. 腔体大不利于高音的原因34
  • 2. 会厌大不利于高音的原因34-35
  • 3. 声带大不利于高音的原因35
  • 4. 声道长不利于高音的原因35-36
  • 5. 说话音高不利于高音的原因36
  • 6. 歌唱状态对高音的影响36-38
  • (1) 呼吸方式对高音的影响36-37
  • (2) 姿势状态对高音的影响37
  • (3) 喉头位置对高音的影响37-38
  • 第五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43-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茹;;男高音的歌唱技巧训练[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吴灵萍;;男高音训练的三点体会[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3 杜忠杰;浅论男高音高音区的解决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S1期

4 张书绅;男高音歌唱技术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5 梁袁媛;;美声唱法中男高音存在的若干问题略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0期

6 张凯;;浅谈男高音的高音问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5期

7 王士谦;;高音的发声状态和它的获得[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79年01期

8 陈明孔;关于男高音难的特征和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李黎燕;;男高音高声区训练中的几点体会[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年04期

10 罗荣钜;从高音谈起[J];人民音乐;1988年07期


  本文关键词:男高音唱高音难的生理及技术原因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0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