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哈斯《大提琴协奏曲》(2004)作曲技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1-10-24 22:04
  乔治·弗里德里希·哈斯(Georg Friedrich Haas)(1953—),奥地利当代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特点是在泛音列基础的音响材料构建方式上的独树一帜;不是以典型的旋律、和声与节奏作为作曲的核心要素,而是以音色为作曲第一要素,同时运用非量化节奏、微复调技术与非常规器乐演奏法综合呈现出电子音乐般的音响效果。本文以哈斯的《大提琴协奏曲》(2004)为研究对象,因为这部作品在形式上鲜明体现了哈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基本创作特征;音乐内涵上展示了反战反法西斯的精神内驻;在体裁上还是他为数不多的协奏曲——独奏器乐和管弦乐技法上的探索与音乐语言上的革新使这部作品在哈斯创作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其成熟期代表作之一。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哈斯生平,《大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与首演情况。第二部分:结构思维及其表现特征第三部分:音高材料与音列卡农演变第四部分:复调织体及其节奏组织第五部分:音色音响技法及其布局第六部分:这部作品反战发法西斯精神的内驻。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哈斯及其《大提琴协奏曲》(2004)
    (一) 作曲家生平
    (二) 《大提琴协奏曲》的首演情况与创作背景
        1) 《大提琴协奏曲》首演情况
        2) 《大提琴协奏曲》创作理念
二、结构思维及其表现特征
    (一) “一体化”结构布局
    (二) “一体化”渐变延伸的结构原则与段落划分
三、音高材料与音列卡农演变
    (一) 泛音列音高材料的原始形态
    (二) 卡农技术在人工音列与音高材料的演变
        1) 相同—变化音列卡农运用
        2) 大提琴旋律音高模式
    (三) Solo段力度、速度设计模式
四、微复调织体节奏组织
    (一) 持续的、无明显节拍之静态节奏
    (二) “渐变式”节奏运动模式
    (三) 各声部横向上无规律,纵向上同步结合的时值运动模式
    (四) 无规律、非量化、即兴性的节奏模式
五、哈斯《大提琴协奏曲》的音色—音响手法及其布局
    (一) 音色处理手法
        1) 统一的基调与局部渲染
    (二) 音色织体横向展衍方式
        1) 相同音高不同乐器与演奏法产生的混合音色
        2) 实音、泛音、气声在纵向上产生的混合音色
        3) 逆向排列的配器方式产生的混合音色
    (三) 音色的布局作用及其意义
        1) “渐进式”“网状”的音色布局手法
        2) 音色音块横向布局中展衍方式
        3) 主导性音响体在总体音色布局中的作用
六、反战反法西斯精神的内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二) 英文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微型复调及其卡农新形态——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五[J]. 刘永平.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杰尼索夫作品中的织体特征[D]. 梁军.上海音乐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45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45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