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川渝地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模式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21-12-29 09:02
  川渝地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多采用艺术表演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高等专业院校相比,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其要培育出一批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教师,并非专业歌唱演员。所以,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应将"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特别是处于川渝地区的高师院校。文章阐述了川渝地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将"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模式改革原则,并探讨了川渝地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模式改革的相关措施。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2018,(1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将“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二、声乐课程模式改革的原则
    (一) 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二) 重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声乐课程模式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 “一对一”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 加强声乐课程内容与体系建设
    (三) 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设计的科学性[J]. 曾晶.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
[2]高师声乐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思考[J]. 龙亚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本文编号:3555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555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