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建国后十七年中国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2 02:38
  钢琴自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经历了启蒙、探索、发展、繁荣、直至当今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一些优秀的钢琴家和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逐渐走向世界,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几个历史时期,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当今关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方面的研究,大多数在于纵观整个20世纪的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以及总体呈现的特点,对于某一段时期的中国钢琴作品并无较详细的分析。而对每个阶段的详细分析,有助于对整个钢琴艺术发展做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1949-1966)的十七年间,是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将运用个案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进行了论述,从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桑桐、陈培勋、丁善德、蒋祖馨、朱践耳、朱工一)的生平及其作品(《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庙会》、《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一、二新疆舞曲》、《叙事诗-思凡》、《序曲——小溪》)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且进一步分析这一时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重点从标题性、旋...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文摘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国后十七年间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及作曲家概述
第二章 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第一节 丁善德的《儿童组曲"快乐的节同"》、《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
    第二节 桑桐的《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第三节 陈培勋的四首粤调钢琴曲
    第四节 蒋祖馨的《庙会》
    第五节 朱践耳的《叙事诗-思凡》
    第六节 朱工一的《序曲-小溪》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音乐的标题性的特点
    第二节 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第三节 三部性和变奏性结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83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583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