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歌曲《蝶恋花》的戏曲元素探析及演唱版本比较

发布时间:2024-05-25 02:21
  “同词异谱”歌曲《蝶恋花》的版本很多,而20世纪60年代卜再庭运用湖南花鼓戏元素创作的作品,学界至今无人对其做专题性研究,更无人对其代表性的演唱版本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运用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一方面力图对该作品中的湖南花鼓戏元素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的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是对两位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歌唱家刘赵黔与李谷一的演唱做版本分析,从演唱技术到风格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同一首歌曲不同歌者在二度创作中所体现的个人风格特色。最后,结合自身的演唱体会,对歌唱演员如何处理好具有传统戏曲风格的歌曲从咬字、吐字和润腔等方面进行再思考。从学术的角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空白,不仅有利于音乐学者更深入地了解卜再庭的创作,也有利于花鼓戏风格性歌曲《蝶恋花》的传唱;从实践的角度,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民族声乐演唱者对于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歌曲融合这一现象的认识和学习,也有助于增强民族声乐演唱者表现多种风格作品的能力。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歌曲《蝶恋花》中的戏曲元素探析
    一、作曲家卜再庭简介及《蝶恋花》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卜再庭简介
        (二)《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二、《蝶恋花》中的湖南花鼓戏元素
        (一)湖南花鼓戏曲调的运用
        (二)湖南花鼓戏唱腔结构的运用
        (三)湖南花鼓戏装饰音的运用
第二章 刘赵黔、李谷一演唱版本比较
    一、语言之比较
        (一)方言使用之比较
        (二)咬字、吐字之比较
    二、润腔之比较
        (一)“触电腔”的运用
        (二)“锯齿腔”的运用
        (三)“月口腔”的运用
        (四)“顿腔”的运用
    三、风格之比较
第三章 对戏曲风格歌曲演唱的思考
    一、咬字、吐字是基础
    二、润腔是关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981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981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