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发布时间:2016-12-16 01:22

  本文关键词:意境空白的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04期

投稿

意境空白的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摘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艺术意境是作者自觉地创造的具有“潜势”的文本。这种“潜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设置“空白”来实现的。“空白”是艺术意境的魅力所在。意境中的空白实际就是被作者结构进作品中的“暗隐的读者”。这一“暗隐的读者”促进作家采取相应的创作技法,美学追求。从作家为求得“暗隐的读者”最终在现实读者那里获得具体化而采取的一些创作原则来看,主要是求真、求新,以复义为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关键词】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建立在现代解释学基础上的接受美学,强调主 体在理解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伊塞尔认为文学作品 本身并不是审美对象,仅是有多层次意向性的客体, 是处于“潜势”的文本,需要读者对其中的“未定点” 或“空白”作想象补充,作品才能最后完成。而中国 的“意境”恰恰可以看作是作者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芳;[D];东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乐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周新道;[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蒋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谷曙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锡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许家竹;[J];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8 赵国乾;;[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9 查屏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罗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绍良;[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常为群;[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才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刘文勇;[D];四川大学;2002年

5 郦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合林;[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秀林;[D];复旦大学;2003年

8 林大志;[D];河北大学;2003年

9 胡建次;[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冬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海玉;[D];河北大学;2000年

2 黄亚卓;[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邵传永;[D];苏州大学;2001年

4 于宝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丽芬;[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裴闯;[D];厦门大学;2001年

7 庄筱玲;[D];厦门大学;2001年

8 聂丽娟;[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志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韦春喜;[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邓新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洪雁;高日晖;;[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冯恩玉;[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杨青;[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刘进;[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朱立元 ,杨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章培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陈广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栾梅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玫;[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仲冬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明辉;[D];河北大学;2003年

4 李冬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罗春兰;[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海铝;[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春桃;[D];复旦大学;2005年

8 米彦青;[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春英;[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伟文;[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前;[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关熔珍;[D];广西大学;2004年

3 董福君;[D];山东大学;2005年

4 张英;[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段丽丽;[D];新疆大学;2005年

6 雷艳红;[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7 狄昱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翔;[D];西南大学;2006年

9 田华;[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柯;;[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2 任桂燕;;[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3 祁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德胜;;[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5 曹学庆;;[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6 李小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陈莉;;[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9 汤定军;周福娟;;[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10 林现彩;;[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毅青;;[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彭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慧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李红梅;;[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5 涂兵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月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传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8 解玉斌;;[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炯;[N];文艺报;2009年

2 苏叔阳;[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孟华;[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贾方舟 (作者为著名评论家);[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陈文忠;[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贾永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彭定安;[N];辽宁日报;2001年

8 杨义;[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N];人民日报;2001年

10 谭旭东;[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文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海铝;[D];浙江大学;2005年

3 赵亚珉;[D];河南大学;2005年

4 陈长利;[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小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赵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燕;[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俊帆;[D];武汉大学;2005年

3 朱健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邓炎炎;[D];山西大学;2007年

5 杨慧芳;[D];兰州大学;2006年

6 李加强;[D];安徽大学;2005年

7 王欣;[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杨恕华;[D];苏州大学;2007年

9 周兰秀;[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温静;[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意境空白的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4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