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文艺生产对作家价值取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10 09:35
  文艺生产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不同的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对这两重属性有着轻重不同的强调。孰轻孰重关键在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控制社会的权力机构对文学如何定位。 中国从古代到晚清,在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特别注重强调文学的精神性,注重文学的言志、教化、抒情及闲情娱乐等作用。但统治者视文学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教化百姓、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曹丕《典论·论文》里“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述,把文学的政治功用发挥到极至。晚清由于受西方现代传播媒介(报纸)、出版机制、科举制度废除和现代文人出现等因素的影响,文学的传播方式、发表方式、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生产进入资本化运作阶段,文艺生产的资本化运作,使经济因素成为作家创作的需要面对的因素之一。现代稿酬制度在中国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激发了一批报纸、期刊、杂志的产生,一大批文人围绕着这些报纸、期刊、杂志组成现代社团,既可发表自己的文艺主张,又可通过写稿赚取的稿酬养家糊口,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和便捷的文艺传播媒体,大大刺激了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以诗文、文言文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精英文学转变到以小说、白话文为主的大众文学,小说成为人们“娱乐”、消...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传统作家基本价值取向综述
    2.1 文学作为统治集团驭化万民的工具
    2.2 传统作家文学创作的几种主要类型
    2.3 传统作家创作的审美态度
3 近现代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
    3.1 文学传播方式的变化
    3.2 文学观念的变化
    3.3 文学服务对象的改变
    3.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发展
4 建国后至市场经济改革前作家的创作取向
    4.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文艺生产趋于“一体化”
    4.2 社会主义体制对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改造
    4.3 作品分配的计划性
5 市场机制运行下的作家的价值取向
    5.1 市场机制对作家队伍的重组
    5.2 市场机制参与作家创作的过程
     5.3 市场机制主宰作品的流通、分配、消费
    5.4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6 结语:实践文艺生产的双重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致 谢



本文编号:3924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924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