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桐城文派的形成及其古文理论意义之阐释

发布时间:2024-03-23 21:01
  桐城文派作为清代最大的古文流派,其文学理论汲取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批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并有所超越。虽然其文学观念没有根本的转变,却代表了清代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之大成的时代特色。清代文化政策是桐城文论形成的思想背景。但是桐城文派却不是文化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它对清代文化政策有所依违。 本文分四章,以桐城文派的形成及其古文理论的意义为主要内容进行集中而细微的阐释。将桐城文派的产生放入清代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中;将其古文理论放入传统文论的平台上进行研究,论述其产生的意义与理论的超越。使其得到应该得到的恰当对待、系统审视、全面评估。 第一章,桐城派的产生。这一部分主要探究桐城派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对明代“空疏不学”的文风的反拨,是反对时文、振兴古文的需要,是对宋学家以语录为文、汉学家以考据为文扬长避短、有所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桐城派的产生也是对清代文化政策的特征:残暴性、包容性、实用性、融合性适应的结果。但是桐城派不是清政府的御用文人,它与清代文化政策有相矛盾的一面。清代的文化政策要求文学“裨益政治”、“简当”、“清真古雅”,而且轻视“技艺”。但是桐城派却坚持重视“文事”、“简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桐城派对文化政策、学术风气的依违
    第一节 应运而生历史必然
        一、桐城派的产生,是对明代“空疏不学”的文风的反拨
        二、桐城派的兴起,是反对时文、振兴古文的需要
        三、桐城派的兴盛,是对宋学家以语录为文、汉学家以考据为文扬长避短、有所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适应政策顺应学风
        一、桐城派对清代文化政策特征的适应
            (一) 桐城派屈从其残暴性
            (二) 桐城派利用其包容性
            (三) 桐城派遵循其实用性
            (四) 桐城派适应其融合性
        二、桐城派与清代文化政策的矛盾性
            (一) “裨益政治”与“获文章之名”
            (二) 轻视“技艺”与重视“文事”
            (三) 应用性的“简当”与文学性的“简洁”
            (四) “清真雅正”与“清澄无滓”
        三、桐城派对清代学术思想转变的适应
            (一) 由空谈而变为求实
            (二) 由独尊一家而变为对各派的兼长相济
            (三) 由隐于学术而变为经世致用
            (四) 由保守不变而转为竭力图变
    第三节 结语
第二章 桐城文论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桐城文论的滥筋—戴名世文论
        一、“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
        二、道、法、辞三者兼备
        三、精、气、神三者浑于一
        四、纵横百家而能成一家之文
    第二节 集古今文论之大成—方苞“义法”说
        一、“义法”说的内涵
        二、义法说的理论贡献
        三、集大成的具体表现
        四、“义法”说,是清初古文发展的需要
        五、“义法”说的缺陷
        六、桐城派的“雅洁”说
    第三节 “自古文字相传,另有个能事在”—刘大櫆文论
        一、文章之学,贡献卓著
        二、以“神”为主,继承发展
        三、学术思想,颇为优越
        四、文章学观点的局限
    第四节 “论文更精密,桐城文派至姚氏始定”—姚鼐文论
        一、以“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为“文之至”
        二、以义理、考证、文章“兼长”,“得其美之大者”
        三、指明“所以为文者八”,具有强烈的客观性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四、从美学的角度,阐明了阳刚、阴柔的风格论
    第五节 “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曾国藩文论
第三章 桐城文、道二统之矛盾
第四章 桐城派的历史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36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936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