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3 15:23

  本文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年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

杨玉  

【摘要】:民族语言是民族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民族成员之间交流信息、传承文化和维系民族认同感的媒介,它能促使民族成员之间在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产生同质性和一致性。因此,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语言来增强自己的民族认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紧密相关。语言态度主要指人们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将会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同时,他们的语言态度又常常受民族认同、目的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可以发现民族认同、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国内不少研究都以某一特定少数民族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例,来调查他们的语言使用、民族认同现状及语言态度情况。但是很少有研究来调查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民族认同,并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 云南是中国西南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省份,除回族外,其余24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同时他们还要学习汉语,甚至第三语言(如:英语)。作为多种语言的使用者,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将会影响其民族语言的发展及民族认同感的保持,进而影响到民族团结与稳定。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因此本论文立足于云南民族和谐发展的背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民族认同的关系,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本研究从民族认同及语言态度的界定及构成要素入手,选取昆明地区三所高校(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及云南民族大学)及玉溪市一所高校(玉溪师范学院)的592名云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哈尼族)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搜集资料,并利用SPSS16.0和AMOS20.0进行数据分析,力求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来解读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的关系。 本论文包括四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认同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民族、性别、年龄,年级、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差异? 研究问题2: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会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应的语言水平如何? 研究问题3: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的语言态度如何?和对普通话及英语的态度是否存在差异?有哪些影响语言态度的因素? 研究问题4: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两者和语言水平是否有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 (1)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程度较高,有着明确而又积极的民族认同,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认为自己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紧紧相联。性别、年级、家庭生活背景、父亲民族、母亲文化程度、上大学前学习模式及少数民族朋友的多少都影响其民族认同。 (2)在被调查对象中,将近一半的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先学会的语言是本民族语,其中白族大学生中会使用白语的比例最高。同时,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家里本民族语使用频率最高,但存在代际差异;在学校大多选择用普通话和当地汉语方言来交流,但是在书面阅读和写作方面,则基本使用汉语,听歌曲或看电影时大多会选择汉语,但偶尔也会选择本民族语、英语和泰语等。 (3)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普通话、本民族语和英语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都持有较为肯定的看法和态度,但是程度不一,普通话程度最高,本民族语次之,英语最低,性别、年级、民族都影响语言态度。 (4)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语言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本民族语水平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本论文构建了以语言水平为观察变量,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为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经过修正和验证,该模型的拟合指数达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要求,拟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语言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语言态度,语言态度也影响民族认同。 论文最后部分主要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探讨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及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启示,并提出强化民族认同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55.5;H3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2 王辉;;背景、问题与思考——全球化时代面对英语扩散的我国的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4 王丽;;滇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初探——来自保山学院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5 郭志敏;;英语的霸权现象及其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唐艳;黄佩;;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影响的调查——以母语为衡阳方言的大学生为例[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7 张立军;曲铁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族认同及其教育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年12期

9 何志魁;云南贡山县独龙族怒族双语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袁其波;;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新利;;试论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2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雁军;11—24岁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西藏大学;2011年

2 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唐勤泉;;经验功能与翻译——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任裕海;论跨文化适应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束慧娟;系统功能语法对翻译《红房子》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谢辉;语气隐喻与古汉诗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10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春;;《清语易言》的语言学价值[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张淑均;;俄汉语言接触中东干语的变异现象[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4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6 孙丽璐;郑涌;;回族农民工文化适应的投射测验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7 张玉柱;金盛华;;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等同性验证[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8 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结构修订与跨地区验证[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9 许劲;;工程项目关系质量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海就;张昭时;;浙商的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度研究——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凤阁;L2MSS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斌;产业链视角下种子价值分配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超;医院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关联度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史永凤;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及其绩效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敏;对罗斯福和奥巴马就职演说的及物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婷婷;元认知策略在山东科技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侯胤光;基于SEM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2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王辉;;背景、问题与思考——全球化时代面对英语扩散的我国的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梦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员 吴立岗;[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玉芳;持续性社会事件认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于辉;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6 胡炯梅;新疆民族杂居区的语言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尤廷兰;景颇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雪梅;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社会参与行为倾向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贾磊;民族刻板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樱;;少数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J];文化学刊;2007年01期

2 刘莹;;俄罗斯民族认同中的政治文化指向[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3期

3 刘付靖;;秦汉社会的民族认同情感试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何莺;;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文化、民族认同[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吕建福;;论宗教与民族认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唐林丽;;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8期

7 翟金懿;;政治认同抑或民族认同——“亚洲和亲会”骨干成员的抉择[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熊沛军;;沈从文的苗族意识及在文学中的表现形态[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宋银秋;;语言意识形态与民族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

10 李学保;;民族认同、族裔民族主义与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冲突[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庄孔韶;兰林友;;黄淑娉教授学术研究评述[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马川;李晓文;;少数民族个体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的双重性[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春;张文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佐斌;秦向荣;;中国青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余治平;;民族认同与核心价值的现代重构——新中国60年与中华未来新路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李向平;;属性与身份的整合——宗教与民族认同资源的社会化路径[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徐晓旭;;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龙藜;;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魏武 卫敏丽 傅双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青海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执笔 吴玉敏;[N];人民日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特约评论员 党国英;[N];南方周末;2009年

6 周谨平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陈引驰;[N];东方早报;2008年

8 樊红敏;[N];郑州日报;2008年

9 牛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樊义红;文学的民族认同特性及其文学性生成[D];南开大学;2012年

7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梅;西安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海淑;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赵北扬;民族学校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贾英仙;散杂居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卢瑶;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及民族认同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8年

8 陈瑾;民族认同的语用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红梅;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姚静芬;内蒙古西部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9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