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民航服务语言现状_非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语言磨蚀程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9 16:43

  本文关键词: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交通大学》 2012年

非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语言磨蚀程度的研究

邵艳艳  

【摘要】:作为一个新兴的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磨蚀研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欧美兴起。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技能磨蚀会议”标志着这一崭新研究领域的确立。所谓语言磨蚀,主要指个体或团体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的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者丧失的现象(Freed,1982)。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伴生产物,研究语言习得就不能忽视语言磨蚀,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国外的语蚀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果颇丰。而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并且大多是译介国外的理论,综述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Zhong,2003;CaiZhou,2004;NiYan,2006),而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针对国内的英语学习者在系统的课堂英语学习结束后的英语磨蚀的实证研究。 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国内环境下的大三学生在系统的课堂英语学习结束后的语言磨蚀情况做了调查,其目的在于1)研究继续教育对语言磨蚀程度的减缓性,2)验证“倒置理论”:磨蚀前的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或速度成反比,即高水平的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后保留的语言水平也比较高(Vechter,LapkinArgue,1990)。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在停止课堂英语学习一学期后,在语法,词汇,听力,阅读中哪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磨蚀? 2)继续课堂学习是否能够延缓语言磨蚀的程度? 3)继续课堂学习的学生是否更好的保留了所习得的语言? 4)倒置理论是否能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四级水平是否是国内的关键阈值水平? 本文的实验对象是兰州交通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大三两个班的80名学生。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一学期,第一阶段的数据收集在2010年的六月底完成,即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在结束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进行了前测。在之后的一学期中,对实验班又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课堂英语教学,而对照班则停止了课堂英语教学。在一学期之后,于2010年十二月底又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后测。所收集的数据采用了SPSS17.0软件进行了分析。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对照班的受试在停止课堂学习六个月后,在被测试的四个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语言磨蚀;接受性技能的磨蚀是最显著的,而词汇的磨蚀是最小的;2)实验班的受试在词汇和阅读方面的磨蚀没有显著性,而语法却体现了明显的磨蚀;听力水平没有降低,而是略有提升;3)继续进行课堂学习有助于减缓语言磨蚀的量和程度;4)本研究没有证实倒置理论,所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水平还不是国内的关键阈值水平。 上述结果说明,国内关键阈值的确立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而且后续的英语学习是我们减缓及防止语言磨蚀的可行办法之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婧媛;;汉语环境下的第二语言耗损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连瑞;潘克菊;刘宏刚;;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戴友丰;汪凯;;关于外语水平定义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4 李桂艳;;大学英语词汇磨蚀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08年13期

5 李萍,郑树棠;外语损耗与保持[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6 杨晋;;关于系统教育结束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流损研究的必要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7 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8 吴旭东,张文忠;我国外语教学实验研究质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9 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10 戴曼纯;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牟永祥;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疑问句磨蚀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彭菲;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动机对语言磨蚀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巍;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对中国大学生外语损耗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4 李思宇;在汉语语境下的英语否定结构磨蚀顺序的一项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晓兵;汉语环境中受蚀英语词汇的语言学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丹;外语水平及习得方式对外语磨蚀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海英;;中国本科毕业生英语磨蚀研究及阈值假说验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刘振卫;;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我国制定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3 孙秀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李艳红;田巍;;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关键阈值与我国外语能力目标水平的比较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周冠琼;;基于认知理论的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及听说能力提高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吴书芳;;大学英语教改与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7 崔江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8 张松柏;;语际负迁移及语用失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嘉贤;;我区高职生英语语言能力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科帅;;外语习得与外语磨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步宁;武晓霞;;全国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查[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王艳;;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语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刘文媛;;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实证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湘云;英语作为外语磨蚀模式与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文红;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知识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颖慧;英语听力测试中受试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测试方法特征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考生个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肖珑;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姜亚军;英语变体研究与比较修辞学的接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李箭;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颖慧;英语听力测试中受试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测试方法特征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地;汉语环境下的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言磨蚀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左淳;英语教学、英语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之关系探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隋丽;中国大学生英语动词的磨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朝丽;中国大学生英语名词的磨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牟永祥;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疑问句磨蚀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文芳;一项有关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利军;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宝宏;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否定句磨蚀的一项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彭菲;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动机对语言磨蚀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岳秋菊;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感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斯琴;改进英语词汇教学降低词汇遗忘率[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3 何智伟;;外语“磨蚀”现象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启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朱雁芳;;外语磨蚀对高校高年级学生的影响[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何婧媛;;汉语环境下的第二语言耗损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袁平;;第二语言磨蚀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王琼;;词汇减损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2期

8 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9 刘天地;;一语环境下的二语磨蚀及其启示[J];广西教育;2009年33期

10 田华;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丹;外语水平及习得方式对外语磨蚀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海滢;英语学习策略对中国高中生英语磨蚀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3 胡敏;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语言态度对语言磨蚀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晋;;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语音能力的一次抽样调查[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5年01期

2 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年04期

3 王萍;李源;;普通工科院校英语专业ESP课程发展方向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兰月秋;;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的反馈途径新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於银梅;;基于我院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03期

6 刘君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丽萍;;浅谈英语专业师范生必备的基本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1期

8 汤红;;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魏湘萍;;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测评体系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筱菊;十一所院校英语专业1984年毕业班英语能力测试结果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云海英;马春兰;;就业形势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教育[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吴建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工具书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课程内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许卉艳;;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教材的建构调研[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5 钞洪涛;邓龙高;高黎;;浅析北京市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自主学习现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韦建华;;对英语专业笔译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丽红;;英语专业听力课多媒体教学改革研究(用Question Manager软件系统进行英语专业听力课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毅;霍金根;;英语专业新教学大纲颁布后的综合英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钟华;;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友谊观念调查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黄小平;;从电大英语专业口试看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周文天;[N];东方早报;2005年

2 路静;[N];吉林日报;2010年

3 金柯;[N];解放日报;2004年

4 闵行职介所 宋花妮;[N];人才市场报;2006年

5 李国 周风;[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李雪林;[N];文汇报;2008年

7 记者 邵丽蓉;[N];人才市场报;2007年

8 记者 罗霞;[N];云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黎昌政;[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金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严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形容词型式评价取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海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测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熊淑慧;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张艳莉;建立一条龙英语测试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姚春林;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燕群;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运用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严荣;运用述讲提高师范类英语专业研究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林;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智娟;大学英语专业口语愉快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黎华;[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敏;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问题的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丽丽;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口语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8 代俊林;情感因素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旭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陶静;一项关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反思日志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6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