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8 01:39

  本文关键词: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2011年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

谢婷玉  

【摘要】:文章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从词条释义,词义变化和义项排列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求进一步认识原型理论的优缺点,探求完善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方法。

【作者单位】:
【分类号】:H31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意义一直都是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意义进行研究的诸多角度中,如何对意义进行解释是词典学最为关注的。正如Dubofs所说的,“词典编纂者的最主要工作就是释义”。(2001:6)释义是词典编纂工作的核心,释义的优劣是检验词典质量的根本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以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世雄,纪玉华;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传江;原型理论在词义分析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燕;上义词与下义词的选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胡健;试论模糊语义的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刘艳;浅析英语中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宋然然;;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陈芙蓉;试论语境中的语义理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姚喜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微观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章宜华;;双语词典释义性质和内容的再思考——外汉双语词典的认知语义结构暨译义模式的构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黄芳;;《汉法词典》中新简化词收录和释义探研[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夏立新;;谈多义词的词义辨析和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璇;汉语语义知识的表示及其在汉英机译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2 贺海涛;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启示的跨文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黎清群;英语岐义成因探析[D];湖南大学;2001年

4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5 谭宏姣;汉语源义素及其在词汇系统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1年

6 魏海燕;试论英语辞格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Wang Hui;[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8 Jiang Zhongji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9 吴梦启;英语新闻文本的批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铁平;论人脑同电脑的“思维”、自然语言同电脑“语言”的区别[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吴世雄;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J];福建外语;2002年03期

4 项成东,韩炜;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5 王寅;认知语义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王寅,李弘;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王寅;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8 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9 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10 王寅;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认知语言学与TG语法在内在论上的分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辰;魏巍;;从原型理论分析英语动词进行体的用法[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2 唐智芳;;空间介词Over的认知语义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3 冯静;杨景萍;;浅谈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英语词汇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段钨金;张金玲;张畔枫;;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世纪桥;2011年11期

5 胡鸿;;原型理论视角下英语习语的解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张柏柯;;娜拉出走之新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李思思;许之所;;基于原型理论对“打”字的语义阐释[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8 孟春芳;;“走出非洲”论——荣格原型理论的科学依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6期

9 张丹;;论荣格原型批评理论[J];今日科苑;2011年12期

10 廖新丽;李雪梅;;《觉醒》中“水”意象的原型寓意解读[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江雪;;英语学习词典的义项划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从LDOCE2到LDOCE4[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黄欣;;评《牛津现代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六版[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云燕;;关于原型与形态共鸣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孙麒;叶青;;LDOCE中的语用信息处理及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玉珍;;高校英语专业学习词典使用的调研[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章宜华;;学习词典的释义结构与释义方法初探——英、法、汉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齐迪;;浅析几部英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琳;[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刘锋杰 莫先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刘娟 国慧;[N];市场报;2003年

4 程金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实习记者 王东;[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介子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姚睿;[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记者 孙海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10 李元友;[N];中国企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2 夏秀;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华平;心灵与世界[D];浙江大学;2008年

7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艾琳;英汉双关的认知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梁丽;基本层次范畴及其在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戴潘;福多“概念”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江;原型理论在词义分析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2 林懿;一般现在时的原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树华;原型与意义推断——基于多义基本动词BREAK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郭亚丽;翻译等值的原型理论诠释[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春梅;英语短语动词教学模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澍;原型理论分析比较《霍比特人》和《西游记》[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陆禾禾;《小妖精集市》原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米广春;氧化还原反应原型学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文冬;语法隐喻的认知诠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秦元元;寻根文学作品中的水原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7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