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含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的成语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1:02

  本文关键词:含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的成语语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身体部位是人们交际中最为直观的主体,成语是汉语词汇中极为重要的一类用语。文章以辞海版《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为研究范围,以含31个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的1237条成语作为研究语料,探寻成语的语义、语义用法分类及隐喻认知。在头部类部位语素中,含“目”的成语数量最多,“口”次之。“首”与“头”、“口”与“嘴”、“牙”与“齿”都属于同义语素新旧替换的三组语素,“面”与“脸”、“目”与“眼”属于非同义语素替换的两组语素。“眼”、“目”、“头”、“首”等31个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在成语中的义项都被缩小了很多,并且在成语中的语素义大都是本义。含头部类语素的成语在语义用法上,多用于描写人物和叙事。在描述人物内心活动、情绪、心理状态时,人们最常使用的身体部位是目、口、眉。用于表示与言辞、言论有关的语义,成语中最常见的是与口腔有关的“口”、“嘴”、“舌”等,并且成语的语义大多具有贬义色彩。汉语成语在描述女子美貌时,多用比喻修辞。头部类部位语素依据位置或功能相近分成4组,并从始源域探究了含4组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成语的隐喻义。22个头部类语素的语义取象特征主要有形貌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和功能特征。形貌特征最凸显的语素有5个:眼、嘴、牙、齿、舌;空间位置特征最凸显的有7个:头、首、面、脸、额、颊、眉;功能特征最凸显的有3个:顶、目、口;语义取象特征凸显情况不典型的有7个:脑、颅、腮、颐、睫、睛、唇。含头部类部位语素的成语在隐喻认知上,具有空间位置显著性和功能显著性。空间位置显著性主要表现在:头部是位于身体的最上部和前端,上位空间显著,含头、首等语素的成语的隐喻义凸显上部或顶端义;“面”和“脸”是有着其他身体部位附着在其上的,体现了整体和中心的显著性。功能显著性体现在:一些头部类部位是人或其他动物进行某种活动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的功能,其所指对象在成语中凸显其功能,如“眼”、“目”。
【关键词】:头部部位语素 成语 语义 隐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7
  • 0.1 研究对象和范围9-10
  • 0.1.1 身体部位词的界定9
  • 0.1.2 汉语成语的界定9-10
  • 0.2 研究现状综述10-15
  • 0.2.1 汉语成语语义及其演变变异研究10-12
  • 0.2.2 汉语成语的隐喻转喻认知研究12
  • 0.2.3 含身体部位语素成语的研究情况12-14
  • 0.2.4 前人研究小结14-15
  • 0.3 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和方法15
  • 0.3.1 选题意义15
  • 0.3.2 研究目标和方法15
  • 0.4 语料来源15-16
  • 0.5 书写说明16-17
  • 1 汉语头部类成语的语义分析17-54
  • 1.1 汉语成语中“头、首、脑、颅、顶”的语义分析18-28
  • 1.1.1 汉语成语中“头、首、脑、颅、顶”的语义分类18-21
  • 1.1.2 汉语成语中“头、首、脑、颅、顶”的搭配考察21-26
  • 1.1.3 小结26-28
  • 1.2 汉语成语中“毛、发、髦、鬓”的语义分析28-31
  • 1.2.1 汉语成语中“毛、发、髦、鬓”的语义分类28-29
  • 1.2.2 含“毛、发、髦、鬓”成语的搭配考察29-30
  • 1.2.3 小结30-31
  • 1.3 汉语成语中“脸、面、额、颊、腮、颐”的语义分析31-37
  • 1.3.1 汉语成语中“脸、面、额、颊、腮、颐”的语义分类31-33
  • 1.3.2 汉语成语中“脸、面、额、颊、腮、颐”的组合搭配考察33-36
  • 1.3.3 小结36-37
  • 1.4 汉语成语中“眉、睫、眼、目、睛”的语义分析37-43
  • 1.4.1 汉语成语中“眉、睫、眼、目、睛”的语义分类37-38
  • 1.4.2 汉语成语中“眉、睫、眼、目、睛”的搭配考察38-42
  • 1.4.3 小结42-43
  • 1.5 汉语成语中“耳、鼻、喉、颈、项”的语义分析43-45
  • 1.5.1 汉语成语中“耳、鼻、喉、颈、项”的语义分类43-45
  • 1.6 汉语成语中“口、嘴、唇、牙、齿、舌”的语义分析45-53
  • 1.6.1 汉语成语中“口、嘴、唇、牙、齿、舌”的语义分类45-48
  • 1.6.2 汉语成语中“口、嘴、唇、牙、齿、舌”的组合搭配考察48-52
  • 1.6.3 小结52-53
  • 1.7 小结53-54
  • 2 含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成语语义分类的考察54-65
  • 2.1 有关人物类的成语语义分类54-58
  • 2.1.1 形容人物肖像容貌的成语54-55
  • 2.1.2 形容神态表情的成语55-56
  • 2.1.3 表示人品性格的成语56-57
  • 2.1.4 表示心理活动、内心情绪的成语57-58
  • 2.1.5 表示人的年龄阅历和声誉地位、成败得失的成语58
  • 2.2 有关自然类和人伦类的成语语义分类58-59
  • 2.2.1 表示空间地理和繁多稀少的成语58
  • 2.2.2 表示人伦的成语58-59
  • 2.3 有关人事类的成语语义分类59-62
  • 2.3.1 表示衣食住行的成语59
  • 2.3.2 表示藏书的成语59
  • 2.3.3 表示风俗习俗、仪式礼节的成语59-60
  • 2.3.4 表示才能学识的成语60
  • 2.3.5 表示与言辞、言谈有关的成语60-61
  • 2.3.6 表示方法、方式的成语61
  • 2.3.7 表示学习教诲的成语61
  • 2.3.8 表示对人物的评价的成语61-62
  • 2.3.9 其他62
  • 2.4 小结62-65
  • 3 含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成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考察65-85
  • 3.1 含“头、首、脑、颅、顶”成语的隐喻认知考察65-71
  • 3.1.1 含“头、首、脑、颅、顶”成语的语义取象分析65-67
  • 3.1.2 汉语成语中“头、首、脑、颅、顶”的隐喻方式67
  • 3.1.3 汉语成语中“头、首、脑、颅、顶”的隐喻义67-71
  • 3.2 含“脸、面、额、颊、腮、颐”成语的隐喻认知考察71-76
  • 3.2.1 含“脸、面、额、颊、腮、颐”成语的语义取象分析71-73
  • 3.2.2 汉语成语中“脸、面、额、颊、腮、颐”的隐喻方式及其隐喻义73-76
  • 3.3 含“眉、睫、眼、目、睛”成语的隐喻认知76-80
  • 3.3.1 含“眉、睫、眼、目、睛”成语的语义取象分析76-77
  • 3.3.2 汉语成语中“眉、睫、眼、目、睛”的隐喻方式77
  • 3.3.3 汉语成语中“眉、睫、眼、目、睛”的隐喻义77-80
  • 3.4 含“口、嘴、唇、牙、齿、舌”成语的隐喻认知考察80-84
  • 3.4.1 含“口、嘴、唇、牙、齿、舌”成语的语义取象分析80-81
  • 3.4.2 汉语成语中“口、嘴、唇、牙、齿、舌”的隐喻方式及其隐喻义81-84
  • 3.5 小结84-85
  • 结语85-88
  • 参考文献88-92
  • 附录92-111
  • 致谢111-11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峰;;语素“白”的结合能力分析(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石瑛;;语素的界定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3 黄行,孔江平,徐昂承;语素的计量分析与识别方法──以苗语语素分析识别为例[J];民族语文;2000年06期

4 资中勇;常用字中成词语素分类标准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胡中文;同素族词语与语素义义项的归纳[J];辞书研究;2001年03期

6 周一民;语素辨认的方法和原则[J];汉字文化;2001年04期

7 王艾录;入词语素义蠡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晓梅;当代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陈俊羽;;关于建立语素教学的几点意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潘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语素“红”义项考察[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宝荣;;汉语语素组合关系与辞书释义[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2 李红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3 王专;;成语语义非自然式衍变原因浅探[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锡伦;字、词、语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茗;现代汉语常用语素项属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 郑厚尧;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冰;双音节汉语复合名词语素义和词义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打”为基本语素的词语的调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王央;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易混淆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颜新芳;含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的成语语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杨艳;对外汉语教材语素项构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俊羽;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朴京淑;《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级复合式动词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孙静原;汉语语素义对中级阶段留学生词义获得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王保保;含相同语素的属性词与非属性词的混淆现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谢双杰;基于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语素义的范畴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含头部类身体部位语素的成语语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0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