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教学策略对马国汉语初学者上声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7:10

  本文关键词:教学策略对马国汉语初学者上声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声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马达加斯加汉语初学者的发音偏误很大程度上源于声调没掌握到位,其中上声问题最为严重。而国内关于母语为马达加斯加语的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深入了解马达加斯加汉语初学者的上声调习得情况,并总结相关的教学启示,笔者在两个水平相近的汉语初级班采用两种不同的上声教学策略:A班在声调教学课上学习上声时,先了解全上存在,再重点教上声的变调规则,大量操练半上,教学重难点在半上的教学;B班则恰恰相反,先教全上声[214],再教上声的变调半上,教学重点在于四声调的掌握。在经过一个半月的汉语教学之后,收集两个班学生的语音材料,再通过语音实验软件Praat分析两组学生的上声习得情况,结合语言学理论与一组中国学生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上声单字调中,两组表现相似;双字调中,从基频、时长、调型、调域多方面看,A组比B组更加接近中国学生的发音样本,并且A组学生出现的偏误要少于B组,其中两组学生对于T3+T2的声调组合出现偏误最多。从整体来说,A组的上声习得优于B组,但是两组同样存在偏误。其偏误原因主要在于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以及学生缺少声调意识。经过语音实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教学中应当强化‘半上调’的教学,并相应减少本调的教学。最后提出多用情感来带动声调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加强有意义双音节词的操练的教学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上声教学设计。
【关键词】:马达加斯加 教学策略 语音实验 上声习得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0 引言7-12
  • 0.1 选题缘由7-8
  • 0.2 选题意义8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 实验设计和方法12-21
  • 1.1 实验设计12-13
  • 1.1.1 准备阶段12
  • 1.1.2 实验对象12
  • 1.1.3 样本数量12
  • 1.1.4 实验条件12
  • 1.1.5 实验软件12-13
  • 1.1.6 录音文本的设计13
  • 1.2 两种教学策略13-19
  • 1.2.1 教学设计一(用于实验B组)13-16
  • 1.2.2 教学设计二(用于实验A组)16-19
  • 1.3 主要实验方法19-21
  • 1.3.1 声调负载段的确定19
  • 1.3.2 基频的归一化19-20
  • 1.3.3 数据的提取20-21
  • 2 两种教学策略下马国学生单字调的实验声学描写和分析21-30
  • 2.1 单字调基频分析21-23
  • 2.2 单字调调型、调域分析23-30
  • 3 两种教学策略下马国学生双字调的实验声学描写和分析30-55
  • 3.1“T3+T1\2\4”的双字调组合30-40
  • 3.1.1 基频、时长分析30-32
  • 3.1.2 调型、调域分析32-40
  • 3.2“T1\2\4+T3”的双字调组合40-50
  • 3.2.1 基频、时长分析40-42
  • 3.2.2 调型、调域分析42-50
  • 3.3“T3+T3”的双字调组合50-55
  • 3.3.1 基频、时长分析50-51
  • 3.3.2 调型、调域分析51-55
  • 4 两种教学策略下马国汉语初学者上声习得实验结果分析55-58
  • 4.1 单字调方面55
  • 4.2 双字调方面55-58
  • 5 实验结果的教学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58-64
  • 5.1 实验结果的教学原因分析58-59
  • 5.2 相关教学建议:59-61
  • 5.2.1 声调教学情感化59-60
  • 5.2.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软件60
  • 5.2.3 加强有意义双字调词的声调练习60-61
  • 5.3 上声教学设计61-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阁春;;教师教学策略应解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今日科苑;2009年16期

2 时俊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07年36期

3 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策略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张亚君;写作教学策略散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寇欣伟;面向语文教育的文艺学教学策略——对成教类学生文艺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赵丽霞;;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学策略的探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11期

7 佟华;陈红;;浅谈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J];黑龙江史志;2009年17期

8 张静;;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策略之选择[J];外国语文;2011年04期

9 魏月梅;;五年制高师《英美概况》教学策略初探[J];内江科技;2011年12期

10 权玉华;;关于「のだ」的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坤茂;;深入研究教学策略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薛正新;;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运用音乐教学策略[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彭光福;;提高学业不良学生的教学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王力;;情景探究教学在教学策略中的应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卢慕稚;徐力;李娜;;科学教育中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有霞;;英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及其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陆丹;;活用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8 崔军;;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浅谈写景抒情诗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9 周嘉晏;;校内外信息科技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比较研究[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10 艾宏国;万林;;应用“问题探源”教学策略尝试研究性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北京教育学院 时俊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樟树市义成中学 邓永忠;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N];宜春日报;2010年

4 袁州区新坊中心小学 黄建军;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策略的转变[N];宜春日报;2010年

5 南阳市三中 刁春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教学策略”[N];学知报;2011年

6 商丘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张秀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N];商丘日报;2012年

7 山东省泗水县洙泗小学 丁梅;教学策略也是教师必修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江西兴国平川中学 杨见海;浅谈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的教学策略[N];学知报;2010年

9 吴玲 黎萌;简洁高效的神奇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广安观阁职中 代尚华;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策略[N];广安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媛;生物教学中多感官认知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丁辰皎;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娅;电子书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雨;“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业霞;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逸茹;小学第二学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培培;中学教师写作教学策略—构成要素、使用特点与预测[D];河南大学;2015年

8 陈兰琴;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钟晓球;中职计算机生态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邢虹;情感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教学策略对马国汉语初学者上声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99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