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哈贝马斯实践哲学视域下网络空间交往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6:00

  本文关键词:哈贝马斯实践哲学视域下网络空间交往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往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体现人类的实践能力。哈贝马斯结合哲学和社会实践,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力图应用合理化的交往来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本文以哈贝马斯实践哲学为基础,对网络空间交往行为进行研究,从多维度研究语言的应用效果,使语言在网络空间交往行为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实践哲学 交往行为理论 网络空间
【基金】:2015年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哈贝马斯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空间交往行为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5-068HLJU)
【分类号】:C912.3
【正文快照】: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以语言哲学转向为前提,交往行为理论体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往主体间的语言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模式并没有把行为与交往等同起来,语言是作为一种交往媒体,是为理解服务的”。由于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错综复杂的交往活动交织成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凯文;;慎以“早恋”看待男女学生亲密交往行为[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1期

2 康化椿;大学生交往行为与伦理人格的形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珊;魏小雪;戴立丽;黄靖茵;孙岩;陈瑜;;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4 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5 孙五三;交往行为与观念现代化(媒介与观念现代化全国调查报告之一)[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02期

6 刘晓晔;;教师对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潜在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S1期

7 姬晓鹏;张官禄;;当代大学生交往行为的现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8 孙红艳;;青少年在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14期

9 张雪飞;咸宁市中学生交往行为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1期

10 傅永军;;交往行为的意义及其解释[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永军;;语言、理解与交往行为的意义解释——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诠释学意识(提要)[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天剑;规范交往行为[N];解放军报;2002年

2 吴松;交往:为了理解与信任[N];学习时报;2002年

3 赵应波、特约通讯员 吴超;纯洁人际关系 培养高尚情操[N];解放军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程远;微博用户交往行为与认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林颖;论交往行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娜;从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视角解读我国教练员与媒体的交往行为[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闫鹏展;网络传播中的交往行为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5 吴倩倩;城市高年级小学生交往行为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三武;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下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交往行为意义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玉媛;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微博理想言谈情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哈贝马斯实践哲学视域下网络空间交往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8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