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3:06

  本文关键词:《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探求语词命名的来源自古至今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乐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因此,乐器类语词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大多有因可循、有源可探。且古人在文献著作里关于命名理据的思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和丰富的材料。这些都为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的探索提供了相应的可行性空间。本文以《说文》《尔雅》所收录的56个乐器类语词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通过系联同源词探求上古乐器类语词的命名理据,并归纳理据类型,分析命名规律,解释乐器类语词的命名特点。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任务与方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并且就古今中外语词命名理据和乐器类语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确定乐器类语词的选取范围并予以分类。选定《说文》《尔雅》两本专著中收录的56个乐器类语词为研究对象,并且以演奏方法为标准,为确定的乐器类语词划分类别。第三部分,《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的探求与分析。这部分是本文的主体。说明命名理据分析的方法,阐明判定同源关系所依据的语音标准与意义标准。征引疏证,系联同源,系统探求乐器类语词的命名理据,并运用王宁先生提出的义素分析法对其命名理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的命名理据类型和命名规律、特点。通过分析乐器类语词的命名理据类型,发现先民主要通过联想的方式为乐器命名。具体包括隐喻联想和转喻联想。其中,转喻联想所占比重较小,隐喻联想所占比重较大,表现为声音隐喻联想、表象隐喻联想以及功能隐喻联想三方面,从声音、外在形体和功能等方面映射出先民关注不同乐器的角度。声音隐喻联想细分为拟声隐喻命名、性征隐喻命名、空间隐喻命名、容器隐喻命名;表象隐喻联想细分为体积隐喻命名、形态隐喻命名、空间隐喻命名、容器隐喻命名。发现其命名规律为:隐喻联想命名是是乐器类语词的主要理据类型;声音隐喻中以性征隐喻为主,拟声隐喻次之;转喻联想命名中以行为转喻为主。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乐器类语词类比联想性、直观具象性、特征突显性、物质经验性、民族文化性的命名特点。第五部分,结语。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论文的不足。
【关键词】:《说文解字》 《尔雅》 乐器类语词 命名理据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8
  • 第一章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的选取范围和分类18-34
  • 第一节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选取范围18-19
  • 第二节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的分类19-34
  • 一、打击乐器20-25
  • 二、吹奏乐器25-31
  • 三、弹拨乐器31-34
  • 第二章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分析34-79
  • 第一节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分析的方法34-36
  • 一、判定同源词的声音标准34-35
  • 二、判定同源词的意义标准35-36
  • 第二节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分析36-79
  • 一、打击乐器36-54
  • 二、吹奏乐器54-73
  • 三、弹拨乐器73-79
  • 第三章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类型及命名规律79-95
  • 第一节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类型79-88
  • 一、隐喻联想命名80-86
  • 二、转喻联想命名86-88
  • 第二节 《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规律和特点88-95
  • 一、《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规律90-91
  • 二、《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特点91-95
  • 结语95-96
  • 参考文献96-10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明;《尔雅》名辨[J];文史杂志;2000年02期

2 窦秀艳;试论《尔雅》经部地位的形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管锡华;20世纪的《尔雅》研究[J];辞书研究;2002年02期

4 王建莉;《尔雅》动物专名的原始特征[J];汉字文化;2003年02期

5 王建莉;《尔雅》“权舆”新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窦秀艳;关于《尔雅》的成书时代和作者问题研究评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贾爱媛;;《尔雅》多义词训释综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苏嘉;;《尔雅》[J];出版史料;2008年01期

9 易卉;方鹏;;清代《尔雅》研究特点略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冯华;;从出土非文字材料运用看《尔雅》研究前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鸿君;;《尔雅》病症名词考释(二)[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冬英;;《尔雅》标点二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亚明;《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坐标[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黄金贵;解开《尔雅》性质之谜[N];光明日报;2013年

3 黄金贵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尔雅》是一部同义词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古医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之六)[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孙伟;人莫不饮食 鲜能知味也[N];学习时报;2003年

6 范曾;走进国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冬英;《尔雅》普通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彭喜双;《尔雅》文献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清臣;《尔雅》名物词用字的历时考察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昂;《尔雅》的博物思想解读[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张小柯;关于《倭名类聚抄》所引《尔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茜茜;《经典释文》引《尔雅》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赵昕芮;《说文解字》和《尔雅》祭祀类词语文化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玉真;《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宋丁羿;儒家的学术化与《尔雅》成书[D];南京大学;2011年

7 曹燕;《尔雅》动物专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王丽;试论清代《尔雅》古注辑佚[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徐文贤;《毛诗正义》引《尔雅》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王璐;20世纪《尔雅》文献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说文》《尔雅》乐器类语词命名理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2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