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敢”类情态表达的多角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07:29
  文章从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和古代汉语三个方面对“敢”类情态表达的语义进行考察,构建出汉语“敢”类情态表达语义系统,有利于对“敢”类情态表达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现代汉语方面,分别考察了“敢”类情态表达的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语义功能方面,结合词典释义和语料对“敢”、“敢情”、“敢是”、“敢怕”、“敢保”和话语标记“我敢说/打赌/保证……”进行语义分析,并对各自的情态功能进行考察。语用功能方面,分别考察了“敢”类情态表达的语体分布和信息功能,“敢”类情态表达主要分布于口语语体,其信息功能主要体现为凸显焦点功能、传疑功能、增加句子委婉感情色彩功能和人际功能。汉语方言方面,主要考察了“敢”类情态表达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其语义功能。“敢”类情态表达在北方方言区、晋语区和闽方言区均有分布,其基本语义和用法在这些方言区中大致对应,但也存在一定区别。从地理分布方面来说“敢”类情态表达在北方地区占到绝对优势。古代汉语方面,主要考察了“敢”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敢”类情态表达的历史发展过程。“敢”由最初的“有胆量、敢于做某事”义分别发展出了谦敬义、许可义、条件可能义、反诘义和保证义;其中由反诘义发展出询问义,询问义...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敢”类情态表达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情态系统的研究
        1.2.2 汉语“敢”类情态表达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现代汉语中的“敢”类情态表达
    2.1 “敢”类情态表达的语义分析
        2.1.1 “敢”的语义功能
        2.1.2 “敢情”的语义功能
        2.1.3 “敢是”的语义功能
        2.1.4 “敢怕”的语义功能
        2.1.5 “敢保”的语义功能
        2.1.6 “我敢说/打赌/保证……”的语义功能
    2.2 “敢”类情态表达的语用功能
        2.2.1 “敢”类情态表达的语体分布
        2.2.2 “敢”类情态表达的语用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汉语方言中的“敢”类情态表达
    3.1 “敢”类情态表达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语义功能
        3.1.1 “敢”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语义功能
        3.1.2 “敢情”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语义功能
        3.1.3 “敢是”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语义功能
        3.1.4 “敢说”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语义功能
        3.1.5 其他“敢”类情态表达在方言区中的分布及语义功能
    3.2 汉语方言中“敢”类情态表达的共时考察
    3.3 小结
第4章 “敢”类情态表达的历时考察
    4.1 “敢”的历史演变考察
        4.1.1 汉语史上的“敢”
        4.1.2 “敢”的语义发展机制
    4.2 “敢情”的词汇化
    4.3 “敢是”的词汇化
    4.4 “敢怕”的词汇化
    4.5 “敢保”的词汇化
    4.6 “敢说”的词汇化
    4.7 话语标记“我敢说”的词汇化
    4.8 小结
第5章 “敢”类情态表达普—方—古语义关系
    5.1 “敢”的普—方—古语义比较
        5.1.1 “敢”的发展脉络
        5.1.2 “敢”的普方古语义
    5.2 “敢情”的普—方—古语义比较
        5.2.1 “敢情”的发展脉络
        5.2.2 “敢情”的普方古语义
    5.3 “敢是”的普—方—古语义比较
        5.3.1 “敢是”的发展脉络
        5.3.2 “敢是”的普方古语义
    5.4 “敢怕”的普—古语义比较
        5.4.1 “敢怕”的发展脉络
        5.4.2 “敢怕”的普古语义
    5.5 “敢保”的普—古语义比较
        5.5.1 “敢保”的发展脉络
        5.5.2 “敢保”的普古语义
    5.6 “敢说”的方—古语义比较
        5.6.1 “敢说”的发展脉络
        5.6.2 “敢说”的方古语义
    5.7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敢”的情态功能及其发展[J]. 李小军.  中国语文. 2018(03)
[2]“管”的语义演变及“不管”“尽管”的词汇化[J]. 李小军,徐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表示断言的语用标记“我敢说”[J]. 李丽娟.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6(06)
[4]揣测副词“敢是”“怕是”的比较研究[J]. 魏雪,曾传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9)
[5]论现代汉语中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兼论表示道义情态的“敢”义词句法分布的蕴含共性[J]. 林刘巍,张寒冰.  语言科学. 2016(03)
[6]古文献“敢”表“能”义续说[J]. 洪飏.  汉字文化. 2014(04)
[7]陕北神木话的语气副词“敢”及其来源[J]. 邢向东,周利芳.  方言. 2013 (03)
[8]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J]. 张振羽,申风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9]山西方言疑问句中的“敢”[J]. 郭利霞.  语文研究. 2011(02)
[10]陕北志丹方言的“敢”[J]. 王鹏翔.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硕士论文
[1]方源副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吴一真.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北方方言词“敢情”的多角度分析[D]. 王凯.广西师范大学 2014
[3]新乡方言语气副词“情”、“敢”、“管”、“高低”研究[D]. 荆文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河南商丘方言中“敢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D]. 豆会.河南大学 2010
[5]唐河方言副词研究[D]. 曹东然.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79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79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