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四川犍为方言形态音韵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1:09
  本文以四川犍为方言的形态音韵现象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传统语法学与声学语音学研究方法,从经验描写和实验分析两个角度研究犍为方言的重叠形态和儿尾形态,考察语法形态中的语音特征,为方言形态音韵学实验研究抛砖引玉。全文共四章,主要讨论:重叠式和儿尾的构成形式、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重叠形态的韵律特征;儿尾形态语音的声学空间分布、协同发音及韵律特征。第一章绪论,论及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及本文实验方案。第二、三章为论文主体,分别对重叠式、儿尾进行语法、语义分析和语音声学实验。第四章结语。研究发现,犍为方言的两类语法形态均对语音特征产生一定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一、重叠形态的语音特征1.重叠式的音高变化明显。调值音高以第3、4音区居多,各音节调域整齐,基本位于调域中部。平调居多,降调和升调多降升1度,幅度极小。2.调型对重叠式的音长有一定影响,多数情况下,平拱、升拱音长较长,降拱音长相对较短。3.重叠音节为阴平、阳平、去声时,重叠部分的音强模式一般为后强式;重叠音节为上声、入声时,重叠部分的音强模式一般为前强式。二、儿尾形态的语音特征1.儿尾韵与词根儿韵在元音共振峰集中趋势上有显著差异,儿尾韵的F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犍为方言形态音韵学研究


犍为方言单字音“巴”标注语图

重叠式,方言


犍为方言重叠式“下下”标注语图

重叠式,方言


犍为方言重叠式—ABB—“光叉叉”标注语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犍为方言单字声调声学语音实验分析[J]. 李豪杰.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10)
[2]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分布式形态学分析[J]. 熊仲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3]北京话儿尾结构历时演变研究[J]. 龙国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4]汉语舌尖元音的声学模式分析[J]. 吴波.  中国语文. 2017(04)
[5]论韵律形态学[J]. 司联合.  英语研究. 2016(02)
[6]汉语方言量词重叠AAA式的韵律特征及焦点凸显[J]. 耿丽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论合音与汉语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的关联——基于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的语料[J]. 孙红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8]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J]. 孙红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9]安阳方言的儿尾——兼论汉语方言化合式儿尾韵的形成次序[J]. 史艳锋.  语言科学. 2013(04)
[10]辉县盘上话的单音节动词重叠[J]. 王晓培.  中国语文. 2013 (02)

博士论文
[1]普通话音节中协同发音的声学研究[D]. 张磊.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汉语“儿化”研究[D]. 王媛媛.暨南大学 2007
[3]湖南涟源杨家滩话重叠式研究[D]. 彭春芳.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贵阳方言重叠研究[D]. 沈雪瑜.山东大学 2018
[2]形态音位学视角下的德语词语层面变音现象探究[D]. 徐玉婷.南京大学 2017
[3]黄冈方言儿化实验研究[D]. 漆盈.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成都方言连读调实验研究[D]. 郭文娟.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清徐方言重叠式研究[D]. 王晓婷.山西大学 2014
[6]四川峨边、洪雅等六县市方言音系研究[D]. 刘瓅鸿.四川师范大学 2012
[7]稷山方言重叠式研究[D]. 毛淑平.山西师范大学 2012
[8]乐山话声调实验研究[D]. 陈楠.复旦大学 2012
[9]原平方言重叠式研究[D]. 张俊英.山西大学 2010
[10]普通话双音节轻声儿化词的韵律特征[D]. 刘世民.北京语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8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98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