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交际失误初探

发布时间:2022-01-21 18:49
  交际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交际失误是在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学习汉语的俄罗斯学生这一群体而言,交际失误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因素可以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像语言性因素、非语言性因素、语用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等。本篇论文从语言性因素、语用因素、文化因素三方面探讨了俄罗斯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交际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论文在第一章中总述了交际失误的概念、成因及类型,接下来分别列举了容易导致俄罗斯学生交际失误的因素:语言性因素,语用性因素,文化性因素。在论文的最后,得出了结论:如何更好的避免俄罗斯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交际失误,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第一章 总述交际失误的概念、成因及类型
    第一节 交际失误的概念及其成因
        一、交际失误的概念
        二、交际失误的成因
    第二节 交际失误的三个基本类型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的特殊性
第二章 俄罗斯学生由于语言性因素产生的交际失误
    第一节 由语音引起的交际失误
        一、声母和韵母容易引起的交际失误
        二、声调容易引起的交际失误
    第二节 由语法引起的交际失误
        一、量词容易引起的交际失误
        二、汉语反问句引起的交际失误
        三、“动词重叠”容易引起的交际失误
    第三节 由汉语方言引起的交际失误
        一、容易引起交际失误的方言及案例
        二、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方言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由于语用因素产生的交际失误
    第一节 会话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导致的交际失误
        一、与“会话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相关的一些理论
        二、由会话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导致的交际失误案例分析
        三、礼貌的相关概念及功用
        四、“称呼语”引起的交际失误
        五、礼貌用语理解不同引起的交际失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学生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失误
    第一节 民俗因素引起的交际失误
        一、饮食习俗引起的交际失误
        二、禁忌习俗引起的交际失误
    第二节 宗教因素引起的交际失误
        一、俄罗斯的宗教文化
        二、中国的宗教文化
        三、由于宗教文化不同而引起的交际失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会话含义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曾伟英.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5)
[2]礼貌原则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 王琳.  教育探究. 2009(03)
[3]礼貌原则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 王琳.  教育探究. 2009 (03)
[4]从宗教文化看俄汉民族的语言差异[J]. 汪成慧.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9(04)
[5]礼貌原则下言语交际失误的认知成因[J]. 张运桥,严敏芬.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论中国传统节庆中的宗教文化[J]. 蒋栋元.  宁夏社会科学. 2009(03)
[7]中俄文化差异与对俄汉语教学[J]. 王勇.  学理论. 2009(08)
[8]中国宗教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原因[J]. 贺彦凤,张德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9]早期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东正教因素[J]. 张玉侠.  西伯利亚研究. 2009(01)
[10]浅谈语用原则和言语交际失误[J]. 丁爱兰,杜丽芳.  新余高专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王群.黑龙江大学 2009
[2]初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反问句习得研究[D]. 韩师斯.厦门大学 2009
[3]礼貌语言的间接性与得体性[D]. 杨丽君.中南民族大学 2008
[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问句研究[D]. 翟美玲.山东大学 2008
[5]英语言语交际失误[D]. 牛卫英.长春理工大学 2008
[6]高级阶段留学生习得动词重叠式偏误分析[D]. 苏猛.陕西师范大学 2008
[7]论言语交际失误[D]. 张明明.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在俄汉交际中礼貌用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D]. 王海滨.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0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00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