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表情态的“有+N”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5:50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的“有+N”结构,所表示的意义也十分广泛。随着语言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有+N”结构在语境中开始倾向于表达说话人的某种主观态度,具有了表情态的新用法。本文以这种表情态的“有+N”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并试用功能、认知等语言学理论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首先,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整理,从现代汉语广泛的“有+N”结构中分离出表情态一类,确立起“有+N”结构表情态的标准句型,总结出了情态类“有+N”的结构语义特点,并对该格式内部成分进行了分析。其次,在认知语言学与语法化学说等理论的指导下,将重新分析、结构类推、隐喻和语用法的语法化确立为该结构情态义的来源。最后,我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别从表义类型和语义指向两个角度对“有+N”结构进行了分类。在与情态动词连用效果方面,当顺序和意义都符合要求时,“有+N”结构能和情态动词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加强情态义的表达效果。但当顺序混乱时会发生矛盾,意义重复时可造成冗余。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选题缘起
    二、主体研究概况
        (一) “有”的性质和意义
        (二) “有”字句的结构和性质
        (三) “有+N”结构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 研究方法
        (二) 理论依据
    四、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一)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说明
        (二) 符号说明
        (三)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有+N”结构中的情态类
    一、情态的定义
        (一) 主观性
        (二) 命题外
        (三) 非现实性
    二、“有+N”结构与情态表达
    三、情态类“有+N”的结构语义特征
        (一) 和“N1+有+N2”类“有”字句的区别
        (二) 和“有+N+V”类“有”字句的区别
        (三) 和“N1+有+N2+V”类“有”字句的区别
    四、情态类“有+N”结构典型句式的内部成分分析
        (一) N 的特点
        (二) “有”的性质
        (三)后续成分的特点
第三章 “有+N”结构情态义的来源
    一、重新分析
    二、结构类推
    三、转喻和语用法的语法化
第四章 情态类“有+N”结构的再认识
    一、情态类“有+N”结构的内部分类
        (一)情态义的不同类型
        (二)语义指向的不同类型
    二、与其他情态动词的连用及效果
        (一)情态义的表达顺序
        (二)与情态动词连用的效果分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 袁毓林,李湘,曹宏,王健.  世界汉语教学. 2009(03)
[2]情态与介入[J]. 李基安.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4)
[3]语气助词“呗”的情态解释[J]. 徐晶凝.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03)
[4]情态的概念范围和跨语言研究——《语气与情态》评介[J]. 赖鹏.  现代外语. 2005(03)
[5]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 朱冠明.  山东外语教学. 2005(02)
[6]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J]. 徐晶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7]现代汉语口气问题初探[J]. 张云秋.  汉语学习. 2002(02)
[8]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04)
[9]情态—从句子到语篇的推广[J]. 李战子.  外语学刊. 2000(04)
[10]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 徐晶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本文编号:3623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23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