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留学生“不是A,而是B”句式的习得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7 22:14
  在现代汉语中,“不是A,而是B”是一种常见的语法句式,但是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1.学界对“不是A,而是B”的语法关系存有争议且该句式的本体知识研究较为理论化,不能直接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2.在对外汉语研究中没有文章是专门分析“不是A,而是B”句式的习得偏误的;3.从汉语教材对“不是A,而是B”句式的编写来看,教材对该句式的解释较为简单且不全面,以及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解释意见不一。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不是A,而是B”句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偏误分析法、语料库研究法和访谈法四种研究方法对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偏误分析。本文首先结合了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句法成分构成、语义关系和语用特点三方面对“不是A,而是B”句式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和归纳:“不是A,而是B”句式中的A和B在句法成分构成上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可以是语素+语素、词+词、短语+短语或者词+短语,其中词性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从“A”和“B”的语义关系来看可以是纠正反驳义、解释说明义、转折义、递进义;从语用角度上来看,语义关系是“纠正反驳义、解释说明义和转折义”的“不是A,而是B”句...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留学生“不是A,而是B”句式的习得偏误分析


留学生“不是A,而是B”句式的习得情况统计

偏误分析,多重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3.3偏误分析图3-2偏误分析统计为了更直观地分析留学生习得“不是A,而是B”句式的偏误情况,笔者根据上述偏误类型及数据将其制成饼状图。由图3-2我们可以发现,在所有的偏误中,误用偏误占比最大,占41%,其次是遗漏偏误和误加偏误,它们的占比依次为29%和22%;最后是多重偏误和错序偏误,占4%。由此可以得出,1.误用偏误>遗漏偏误>误加偏误>错序偏误=多重偏误;2.留学生在使用“不是A,而是B”句式时,经常会出现误用偏误、遗漏偏误和误加偏误,而错序偏误仅有4%,说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没有记装不是A,而是B”是固定格式,那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强调一下即可。针对多重偏误,只要学习者能够避免以上四种偏误,多重偏误便也可以避免。接下来,笔者将对占比前三位的偏误进行具体分析。

偏误分析,句式,留学生,选择关系


第三章留学生对“不是A,而是B”句式的习得情况233.3.1误用偏误分析图3-3误用偏误分析统计误用偏误在所有偏误中所占比重最大,说明留学生在使用“不是A,而是B”句式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与其他格式相似的句式混淆。根据留学生的误用偏误语料,笔者将其进一步分为误用表示选择关系的“不是A就是B”、误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而且”及“但是”“可是”和“只是”、误用“不是A而是B”和误用“没有”偏误四种。为了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制作图表时,笔者又将第三种——误用“不是A,而是B”句式具体分为想要表达递进关系的误用、想要表达转折关系的误用、想要表达选择关系的误用和“不是A,而是B”句式多余四种情况。从图3-3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1.误用表示选择关系的“不是A就是B”的偏误>误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而且”“但是”“可是”及“只是”的偏误>“不是A,而是B”——想表达递进关系>误用“不是A,而是B”——此句式多余=误用“没有”的偏误;2.留学生在使用“不是A,而是B”句式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与表示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句式相混淆;3.在误用偏误中占比最大的是“不是A,而是B”和“不是A就是B”的混用总共占41%,但是大多数留学生是误用表示选择关系的“不是A就是B”,只有极少数留学生想要表达选择关系而误用“不是A,而是B”,这一结论与余敏在《韩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复句习得及选择策略研究》中是一致的,文中提到“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预期标记的形式与功能[J]. 陆方喆,曾君.  语言科学. 2019(01)
[2]并列复句分类的拓展研究[J]. 曹婧一.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樊琳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8)
[4]并列复句形式句法功能探究[J]. 迟文敬.  戏剧之家. 2018(04)
[5]“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J]. 李向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6]论“不是……而是……”和“不是……就是……”的异同[J]. 王冬.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0)
[7]“不是X,而是Y”构式的元语否定功能[J]. 王志英.  学术探索. 2013(11)
[8]说“不是A而是B”[J]. 宗守云.  南开语言学刊. 2012(01)
[9]“X不是A,而是B”新构式的认知研究[J]. 龙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10]“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J]. 李号.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韩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复句习得及选择策略研究[D]. 余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韩国学生对本土出版新HSK教材的使用偏好研究[D]. 李在曜(LEE JAEYO).浙江大学 2019
[2]目的语环境对英语母语者习得请求策略的影响[D]. 龚恺悦.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3]《汉语教程》《发展汉语》并列复句比较研究[D]. 张静.华中师范大学 2019
[4]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并列复句关联标记研究[D]. 刘晓蕊.山东师范大学 2018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别说”复句研究[D]. 薛丽青.浙江大学 2018
[6]假性否定构式“不是X,(而)是Y”研究[D]. 宋佳.上海师范大学 2018
[7]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并列关系关联词语及相关结构偏误分析[D]. 沈茜.上海师范大学 2017
[8]“不仅是P,而是Q”句式研究[D]. 钱盼.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韩国留学生并列复句使用偏误分析[D]. 吕晓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10]对泰汉语教学中有标记并列复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刍议[D]. 闫晓静.广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0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30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4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