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越南岘港学生使用汉语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6 20:53
  语气词是汉语表达语气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语气词是虚词的一种,它赋予句子或者句子中的个别词以补充意义或感情色彩。任何人说话时总是带有特定的语气。语气词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从本校学生平时的作业,作文,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笔者平时与他们交谈所搜集到的语气词偏误句,对本校学生使用汉语语气词“吗”、“的”、“呢”、“吧”、“了”的偏误类别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偏误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教学设想的建议,以利于本校学生更好地把握汉语语气词。 本文主要分为5章: 第一章绪论:我谈到论文的研究范围与论文的选题缘由,还提到已有研究回顾包括关于语气词名称的研究,关于语气词分类的研究,关于语气词特点的研究,关于语气词教学的研究后来提到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关于语气词的偏误类型分析包括调查结果的总体况,我进行分析语气词“吗”、“呢”、“了”、“的“的偏误.分析语气词“吗”、“的”、“吧”、“呢”、“了”的偏误.主要进行分析病句,然后找出一些规律性偏误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分析语气词偏误产生的原因(汉语语气词本身的难度,教材与教学方面的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
    1.2 选题缘由
    1.3 已有研究回顾
        1.3.1 关于语气词名称的研究
        1.3.2 关于语气词分类的研究
        1.3.3 关于语气词特点的研究
        1.3.4 关于语气词教学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气词的偏误类型分析
    2.1 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
    2.2 语气词“吗”的偏误
        2.2.1 “吗”的遗漏
        2.2.2 “吗”的误用
    2.3 语气词“的”的偏误
    2.4 语气词“吧”偏误
        2.4.1 “吧”的误用
        2.4.2 “吧”的遗漏
    2.5 语气词“呢”的偏误
        2.5.1 “呢”用于特指问句
        2.5.2 “呢”用于反问句
        2.5.3 “呢”用于选择问句
        2.5.4 “呢”用于正反问句
        2.5.5 “呢”用于陈述句
    2.6 语气词“了”的偏误
        2.6.1 “了”的遗漏
        2.6.2 “了”的误用
第三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
    3.1 汉语语气词自身难度的影响
    3.2 教材与教学方面的影响
    3.3 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3.4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第四章 对于汉语语气词的教学设想
    4.1 教学重难点的预测
    4.2 教材编写的设想
    4.3 课堂教学的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J]. 孙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
[2]外国学生语气词使用偏误分析[J]. 徐丽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2(05)
[3]“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 齐沪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4]关于“语气词”和“语气助词”──兼谈“的”、“了”的类属[J]. 向莉.  涪陵师专学报. 2000(01)
[5]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J]. 徐晶凝.  世界汉语教学. 1998(02)
[6]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 李兴亚.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2)
[7]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 鲁健骥.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03)
[8]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J]. 陆俭明.  中国语文. 1982 (06)
[9]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J]. 朱德熙.  中国语文. 1987 (05)

硕士论文
[1]泰国学生汉语语气词习得偏误研究[D]. 刘培杰.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8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28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