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22 15:22

  本文关键词: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构成这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反过来推动着语言的发展和变迁,尤其是文字和词汇的发展和变迁。文化语言学就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学科。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语言文化性质的认识,而且能够更好地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对重塑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道”的深入探讨就在这一框架内展开。对“道”的探讨将着眼于“道”的字形演变,并对“道”的字形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然后运用“以形索义”的传统训诂学方法和同源字之间词义关系的相关理论,推断出“道”的本义。在查阅工具书后,归纳了“道”的11个义项,并根据各义项产生的顺序、汉语词义引申的民族文化特性及一般规律对“道”的词义引申途径进行了梳理,并且构建了“道”的词义引申序列。“道”从实际的道路的本义引申出抽象的规律、方法等的引申义,反映了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文化方面,首先对“天地之道”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粗浅的介绍。随后介绍了在“道”的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重要的“老庄”之道的文化内涵。为了将研究运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运用前文对“道”的字形、字音和本义、引申义的研究制作一份关于“道”的教案。通过对“道”的汉字形式和意义的解读,揭示了隐藏在“道”字背后的文化因素。“道”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对我们认识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 本义 引申义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1
  • 1.1 选题理由及价值9-10
  • 1.1.1 选题理由9
  • 1.1.2 选题价值9-10
  • 1.2 研究方法10-11
  • 2. “道”的本义探求11-16
  • 2.1 “道”的字形演变过程11-12
  • 2.2 “道”的本义探求12-16
  • 2.2.1 从“道”的字形探求“道”的本义12-14
  • 2.2.2 从“道”的字音探求“道”的本义14-16
  • 3. “道”的词义引申及其文化内涵16-25
  • 3.1 词义引申和文化的关系16
  • 3.2 “道”的引申义16-18
  • 3.3 “道”的引申途径18-25
  • 4. “道”的中国文化内涵25-30
  • 4.1 天地之道25-26
  • 4.2 “老庄”之道26-30
  • 5. 汉语及中国文化推广中的“道”30-33
  • 6.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守纲;词义引申的根据和方式[J];天津师院学报;1981年02期

2 高守纲;试论词义引申的两种相反趋势[J];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05期

3 叶复兴;古词义引申规律分析[J];岳阳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4 李志高;词义引申的途径[J];抚州师专学报;1989年03期

5 陈荣岚;词义引申新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郭攀;词义引申的方式、类型、规律混乱状态试辨[J];郧阳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7 白兆麟;词义引申及引申推义[J];古汉语研究;1991年04期

8 杨振兰;从词的形象色彩看词义引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叶复兴;词义引申的层次性[J];岳阳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10 陈殿玺;试探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辐射引申源头的多元性及其失察之流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北 周梅;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安兰朋;《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燕;古代汉语词义引申的认知视角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欢;《段注》词义引申理据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曾振;论词义的理解与选择[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袁自立;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燕青;《段注》词义引申系统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淑华;今文《尚书》词义引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刘盛婕;“理”的词义引申与其文化内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超;“{溃ń冢钡拇室逡暧肫湮幕毯芯縖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屈银珍;先秦“气”的词义引申及其文化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徐慧;从词义表达和词义引申的角度谈英汉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86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