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对外汉语动物成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09:35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动物成语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成语自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在形成的过程中,凝结了许多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背后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如“天马行空”、“指鹿为马”、“叶公好龙”和“老骥伏枥”。 由于不同民族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动物对人的作用和意义不同,因此在对待同种动物的感情色彩也会因语境而有所不同。每个民族的文化中,,动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因此产生差异。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动物成语时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文化负迁移,影响到汉语动物成语或语句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汉民族和西方国家对动物的态度和感情色彩及其文化内涵的异同,以求可以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成语并且了解中国的文化,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汉语动物成语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汉语动物成语因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是中英动物成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将动物成语分为家畜类、野生类和神异动物“龙”三类进行对比,对比其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学生理解汉语动物成语。 第三部分是动物成语常见使用的偏误情况及其原因,对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到的有关汉语动物成语的338个句子进行偏误分析,总结出学习者在使用汉语动物成语时常出现的偏误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四部分是对外汉语动物成语教学对策,提出应该以文化教学为基础,同时可以进行语境教学、情景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动物成语所适用的场合和对象,而且能使留学生在遇到动物成语的时候,不仅能了解到词语的感情色彩还可以灵活地使用成语,使自己的语言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动物成语 文化内涵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8-10
  • 1.问题的提出8-9
  • 2.选题意义9-10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理论依据10-11
  • 1.研究对象的界定10-11
  • 2.理论依据11
  • (三) 研究现状11-12
  • (四) 研究方法12-13
  • 一、 中英动物成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13-22
  • (一) 家畜类动物成语及其中英文化内涵对比13-17
  • 1.“牛”、“马”相关成语及中英文化内涵对比14-15
  • 2.“鸡”、“狗”相关成语及中英文化内涵对比15-17
  • (二) 野生类动物成语及其中英文化内涵对比17-20
  • 1.“虎”、“狼”相关成语及中英文化内涵对比17-18
  • 2.“鱼”、“鸟”相关成语及中英文化内涵对比18-20
  • (三) “龙”相关成语及其中英文化内涵对比20-22
  • 二、 动物成语常见使用的偏误情况及其原因22-28
  • (一) 书写形式有误24-26
  • (二) 语法有误26
  • (三) 语义理解有误26-27
  • 1.感情色彩理解有误26-27
  • 2.语义不明27
  • (四) 偏误原因27-28
  • 三、 对外汉语动物成语教学对策28-34
  • (一) 文化导入教学28-30
  • (二) 文化对比教学30-32
  • 1.文化内涵不同的动物成语教学30-31
  • 2.文化内涵相似的动物成语教学31-32
  • (三) 语境教学32-33
  • (四) 情景教学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铁范;李亦嘉;;六畜成语的文化语言学论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俊;从动物词的比喻形象看词语与文化[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薄景山;;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蒋晓霞;俄汉动物成语比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毛海莹;浅析汉民族生肖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修辞学习;2004年04期

6 刘建平;;关于英汉动物成语的比较[J];语文学刊;2007年18期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动物成语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14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