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俄汉语运动动词语义聚合体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7 06:13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运动动词语义聚合体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ладучеваE.B.是莫斯科语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她对词汇语义动态模式的研究是该学派的重要成果。ладучева研究发现,动词语义的变化受到一些固有要素的制约,可以用类别范畴、主题类别、主体类型等参数来标示动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态语义,她甚至断言:“正如词语属于哪一个词类,对判断其语法意义来说很重要一样,类别范畴对一个词的语义亦至关重要”。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可以通过既定的意义转移规则衍生形成。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已知的义项,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运算,推导出各种具体上下文中的新信息,其研究成果已在她主持的“俄罗斯词汇语料库(Лейксикограф)"得到应用。语料库中的词语均设置了相应的类别参数,词义变化的机制以所标记的参数来运作。运动动词作为俄语中特殊的一个词汇语义类别,其应用范围广泛,词汇义项繁多。运动动词表示“空间位移”的基本义项派生出非运动义项的过程,就动词语义动态发展的模式来说,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本文拟利用ладучева语义动态模式相关理论,以两对典型的运动动词的语义延伸为例,从类别范畴、主题类别、句法主体的语义作用等几个方面,梳理所确定的运动动词基于原意基础上的语义变化模式。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论。在前言中指明了选题的依据及其迫切性、研究目标、理论和实践意义等。正文第一章对文中所涉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扼要界定;第二章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结出了俄语相关运动动词的语义动态模式;第三章中将归结出的俄语语义动态模式与相应的汉语词汇进行比较,总结出相应的语义动态模式的一致或非一致关系;文尾作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语义动态模式 运动动词 类别范畴 主题类别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5;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摘要6-8
  • 目录8-9
  • 正文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件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左双菊;;“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诱因[J];汉语学习;2011年03期

2 蔡晖;;词义动态模式研究参数之一——动词的分类范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运动动词语义聚合体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28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