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14 12:08

  本文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考察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来西亚华语作为华语的变体之一,受马来西亚复杂的社会语言环境影响,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特色。对“特色”的考察也一直是马来西亚华语研究,乃至整个海外华语研究的重点。但特色不仅体现在某项特征的“有无”上,而且体现在某项特征的“多样性”上;当前的华语研究主要关注前者,而鲜少关注后者。“多样性”指代马来西亚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相比在形式、意义上的多样化特征。在名词方面,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相比“同义多形”以及“同形多义”两个方面。“同义多形”指在表达相同的概念时,马来西亚华语相比于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有着更多样的表达方式。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说的“摩托车”在马来西亚华语中也有使用,除此之外,马来西亚华语中还有“摩哆/多”这个同义名称。而“同形多义”是指同一个名词在马来西亚华语中比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中有着更多样的涵义。例如“素质”一词在马来西亚华语中,除了与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中相同的类似于“素养”的涵义,还有等同于“质量”的意义。不同于以往通过单纯例举特色词语来描写马来西亚华语名词使用状况的方法,研究将全部基于自建的“马来西亚华语语料库(记为MHYL,约300万字)”进行。该语料库语料主要选自马来西亚当地的华文媒体,部分来自马来西亚本国流行的文学作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语料的纯洁度。基于该语料库,能对具有多样性的马来西亚华语名词进行定量的研究。“同义多形”的若干个同义形式,“同形多义”的若干个涵义,都能通过语料库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定量的考察。在例举马来西亚华语名词表达形式、涵义“有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考察各种形式、涵义使用的“多寡”。对具有“多样性”的名词进行例举以及基于语料库的定量考察,更全面地展现马来西亚华语名词的使用状况后,将研究马来西亚华语中名词多样性表达的来源、成因。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展现马来西亚华语名词的共时面貌,还能为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历时演变研究、海外华语跨变体研究打下基础,进一步拓展海外华语研究空间。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语 名词 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7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绪论7-17
  • 1.1 研究背景7-10
  • 1.1.1 关于“华语”7-8
  • 1.1.2 海外华语研究的现状8-9
  • 1.1.3 马来西亚华语研究的现状9-10
  • 1.2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多样性”的定义10-13
  • 1.2.1 现有研究的不足10-11
  • 1.2.2“多样性”的定义11-13
  • 1.3 研究框架与语料来源13-17
  • 1.3.1 研究框架13
  • 1.3.2 语料来源13-17
  • 第二章: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的表现17-44
  • 2.1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普通话名词相比同义多形17-41
  • 2.1.1 外来音译名词“同义多形”17-26
  • 2.1.2 派生名词“同义多形”26-31
  • 2.1.3 缩略名词“同义多形”31-35
  • 2.1.4 复合名词“同义多形”35-41
  • 2.2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同形多义”41-44
  • 第三章: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的成因及研究意义44-50
  • 3.1 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的成因44-45
  • 3.2 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的研究意义45-50
  • 第四章:结论50-51
  • 致谢51-52
  • 附录52-53
  • 参考文献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娟;王丽彩;;第三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2 侯月祥;;1978:暨南大学的复办[J];岭南文史;2013年02期

3 沈立新;;原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介绍[J];华侨历史;1986年03期

4 农安;华侨学府——暨南大学的复兴[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1年05期

5 月乔;;与侨结缘的力学专家——记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J];侨园;1996年04期

6 ;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介绍[J];暨南史学;2013年00期

7 夏泉;刘晗;;试论郑洪年与民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创办发展——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民国档案;2012年01期

8 张应龙;暨南大学第一届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9 黄志科;"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暨南大学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中心成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系[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卢文刚;;暨南大学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改革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系[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情况简介[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贺林平;暨南大学违规收取“答辩费”?[N];人民日报;2013年

2 郭莹玉、郑天虹;暨南大学将在泰国建分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本报记者 代乐;暨南大学贵州民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N];贵州日报;2008年

4 罗华;暨南大学与贵州民院合作办学[N];贵州民族报;2008年

5 ;一流的现代化华侨学府——暨南大学[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林旭娜;王越:两次复办暨南大学[N];南方日报;2013年

7 记者 赖竞超 通讯员 苏运生 彭梅蕾;暨南大学董事会换届[N];南方日报;2013年

8 记者 贺林平;暨南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N];人民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王峰;暨南大学“行知”团队到浠水开展课题调研[N];黄冈日报;2010年

10 任村;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从东:“我们不培养机会主义者”[N];南方周末;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中扬;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考察及其意义[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语名词多样性考察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4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