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男性新词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9:17

  本文关键词:男性新词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网络和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男性新词语,如“暖男”、“欧巴”、“男神”、“高富帅”、“怪蜀黍”、“国民老公”、“抠脚大汉”等,它们形式新颖、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搜集了大量的语料,在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男性新词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从时间和语义范围两个方面对男性新词语进行了限定,即2000年以来通过各种途径产生,在形式、意义、用法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语义指向对象为男性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其次,本文对男性新词语进行了类别分析。按照构词形式的不同,将男性新词语分为类化和非类化两大类,其中类化形式的男性新词语又分为“X+共同语素(词)”和“共同语素(词)+X”两种形式,非类化形式的男性新词语细分为新造式、外来式、方言式等。再次,本文分析了男性新词语的特点。这些新词语体现出的特点为:性别标记的普遍性,本文搜集的语料中有89.2%的男性新词语带有明显的性别标记;构词形式以类化为主,类化形式的男性新词语占语料总数的81.4%;语音形式上以三音节为主,双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并存;用字类型多样化,包括汉字、英文、数字以及特殊符号。之后,分析了男性新词语传递的语义信息。这些新词语传递的语义信息十分丰富,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现代男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中解读出当下社会中男性的生存状态、职业信息、社会审美变化对男性外在形象的影响、男性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男性的家庭教育理念、婚恋观念等。而且,男性新词语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从中既可以看到男性群体对阳刚文化、英雄主义的追求,也能看到部分男性社会责任意识的滑坡的现象。社会文化一方面制约着男性社会性别角色,另一方面也促使其产生新的变化,“男色时代”悄然到来。然而,男性新词语在产生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歧视现象、表意模糊、使用不当和用字粗俗等问题。其中歧视现象比较突出,包括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单身歧视、容貌歧视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如接受“异己思维”,尊重少数群体;尊重语言规律,追求表意明确;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避免滥用混用;“拉黑”粗俗化,治理语言污染等。
【关键词】:男性新词语 分类和特点 语义信息 社会文化 问题与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1
  • 一、研究现状10-20
  • 二、研究方法20
  • 三、研究意义20-21
  • 第一章 男性新词语范围的界定21-24
  • 一、时间范围21-22
  • 二、语义范围22-24
  • 第二章 男性新词语的分类24-35
  • 一、类化形式的男性新词语24-30
  • (一)X+共同语素(词)24-28
  • (二)共同语素(词)+X28-30
  • 二、非类化形式的男性新词语30-35
  • (一)新造式30-31
  • (二)外来式31-33
  • (三)方言式33
  • (四)其他33-35
  • 第三章 男性新词语的特点分析35-40
  • 一、性别标记的普遍性35-36
  • 二、构词形式以类化为主36-37
  • 三、语音形式以三音节为主37-38
  • 四、用字类型多样化38-40
  • 第四章 男性新词语传递的语义信息分析40-48
  • 一、与职业信息相关40-41
  • 二、与外在形象相关41-43
  • 三、与性格特点相关43-44
  • 四、与家庭教育理念相关44
  • 五、与两性婚恋观念相关44-46
  • 六、其他46-48
  • 第五章 男性新词语与社会文化48-53
  • 一、男性新词语与阳刚文化48-49
  • (一)追求英雄主义,,彰显男性精神48-49
  • (二)缺乏阳刚之气、责任意识滑坡49
  • 二、男性新词语与消费文化49-51
  • (一)审美观的多元化50-51
  • (二)男性消费地位的转变51
  • 三、男性新词语与标签文化51-53
  • 第六章 男性新词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53-63
  • 一、男性新词语存在的问题53-59
  • (一)部分男性新词语存在歧视现象53-56
  • (二)部分男性新词语表意模糊56-58
  • (三)部分男性新词语使用不当58-59
  • (四)部分男性新词语用字粗俗59
  • 二、对男性新词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59-63
  • (一)接受“异己思维”,尊重少数群体60
  • (二)尊重语言规律,追求表意明确60-61
  • (三)使用须规范,避免滥用混用61-62
  • (四)“拉黑”粗俗化,治理语言污染62-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70
  • 后记70-71
  • 个人简历71-7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兴尚;;基于函数模型的俄语语义信息表达和计算[J];中国俄语教学;2007年02期

2 川野洋 ,李心峰;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符号的信息结构[J];文艺研究;1985年06期

3 张雪平;;情态和命题的含义及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易绵竹,汤庆国;语义信息处理的认知基础研究──计算语言学探索(之二)[J];外语学刊;1999年02期

5 魏玲;白学军;;语义信息对室内场景搜索中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年05期

6 易绵竹;语义信息代码化的操作原理[J];外语学刊;2001年02期

7 游玉祥;;“X门”构式的语义信息及认知形成机制[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8 李向农;浅谈语义信息传递的难度和长度[J];汉语学习;1986年05期

9 高立群,彭聃龄;学习因素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10 周守晋;“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德·萨日娜;那顺乌日图;;《蒙古语语义信息词典》的初步构建[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2 曹强;;试论“花儿”的语义增值接受[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3 王小艳;钟毅平;范伟;;汉语句子加工中句法信息与语义信息的交互作用:来自ERPs的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晓冬;谷丰;陈林;;声学和语义信息的顺序式听觉加工[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任纪生;王作英;赵敏;;基于潜在语义信息的汉语语音识别方法[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蔚然;张洪刚;郭军;;基于语法、语义信息的银行票据二值化算法的构造[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武浩;资源共享网络中语义信息管理与检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余传明;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郭炜;面向领域的语义信息检索与支撑技术[D];天津大学;2007年

4 王进;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检索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男性新词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施惠俊;基于云计算的海量语义信息并行推理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连雷堂;语义信息与名字对面孔加工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4年

4 刘常;语义信息自动生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叶传虎;多媒体语义信息提取和查询工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艳翠;语义信息在指代消解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陈薇;面向语义信息检索的模糊本体自动化构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峰;基于PA结构的语义信息抽取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于洋;基于本体的IEC61968语义信息模型的验证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杨紫苓;基于本体的IEC 61850语义信息模型一致性校验[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男性新词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62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